我喜欢听课,尤其是讲课者精心准备的课。
昨天上午在许慎小学,参加源汇区统编教材识字教学研讨会,听了三节课。一节是许慎小学荆真真讲授的《我要的是葫芦》,一节是五一路小学高琼执教的《纸船和风筝》,还有一节没有学生,由许慎小学马红锐老师演课《雪地里的小画家》,三节课讲完,由字理识字教学专家黄亢美老师评课。
讲课在许慎小学大礼堂举行。在漯河,一所小学有许慎小学这样的大礼堂的恐怕不多,由此可见,政府对一所老校兼名校的重视。
荆真真老师的课,我是第一次听。荆老师很年轻,但是素质很高,一开口,不到三分钟,你便能感觉到这是一个历经过千锤百炼经常讲课的老师。她的语音标准规范,语气亲切自然,在台上收放自如。我想,她的气质或许能代表这所学校的气质。也许,是我所认识的几位许慎小学的教师身上,都有这种特质,才引发了我的这一遐想。
荆老师的课我听得很认真,旁边一位外校不认识的老师时常往我本子上瞅,后来,她忍不住说:你记得真详细啊!后来,她见我在听课记录上不时写一两句,就又问:你回去还有评课的任务?
当然要赏析或者写写自己的思考。余映潮老师经常在听课的同时写评课笔记,往往,课讲完,他的评课稿也形成了。特级教师的这种功夫自然不是立等练就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阅课无数才渐渐形成了课感,才有了敏锐的洞察力,才会发现一节课的好与坏,得与失。当然,课是没有好坏之分的,再不好的公开课,总有一点值得你借鉴学习的地方;再成功的公开课,也一定会有瑕疵。正所谓,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为课堂把脉,从一节课中找到老师教学的问题,为讲课的老师找到生长点,为听课的老师提供一个可资学习、借鉴、和反思的课例,让听讲双方在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让课堂上的孩子经历一个学习的过程,让他们获得智力劳动带来的快感。我觉得,这是公开课的价值所在。
我没有余老师速记的本领,只好以半实录的方式来记。记围绕核心教学目标,教师分几个板块来实施教学;记老师上课所提的问题及学生对问题的应对,关键记学生回答窘迫时老师如何引导,怎样理答;记让你或恍然大悟或怦然心动的精彩瞬间,然后你要想一想,这个让学生有了高峰体验的精彩瞬间是怎么形成的,在技与道的层面授课者都做了哪些努力,你还要和自己的课堂链接,在相似的场景下,我该有哪些作为?记老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控,好的课堂,讲究起承转合,当如东坡论文:“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课堂教学,说到底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的高境界,非授课者殚精竭虑不能至也!他关乎授课者的学养、情怀、才气与对这节课的巧思。
评课也是需要学的。会听的听门道,不会听的听热闹。所以,我们要听业内权威人士对课的评析。从他的评课当中,我们会进一步厘清认识,把握教学的度。过犹不及,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专家犀利的眼光会比我们看得更清楚,仔细听他们的评课,你会找到方向。
针对这三节课,黄老师给我们五点建议:
低年级阅读要体现随文识字的特点
在识字中阅读,在阅读中识字,把识字与阅读有机结合。字理识字要因课、因师、因班、因生而异,不方便语境识字的可以集中识记,便于理解课文内容的建议字理识字
落实课标要求,有机渗透字理
根据难易分级别析字理
低年级阅读课注意识字与学词学句以及朗读教学有机结合
三节课及黄亢美老师的评课听下来,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有了新的认识,也有自己的一点思考:
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字教学的方法多样,在凸显字理识字的同时,是否也兼容并包,吸收其他的优秀的识字教学的成果?
一节课四十分钟,析字达十多个,容量大,信息密集,学生能否完全接受并印象深刻?
感谢源汇区教研室和许慎小学给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机会,感谢学校给了我这次听课的机会。
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