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电视剧《小欢喜》携全民关注的高考话题而来,陶虹在《小欢喜》中扮演“宋倩”,一位女儿正值高三的单亲妈妈。她独立自强,事业成功,女儿成绩优秀,可爱懂事。
但她对女儿的高标准严要求已经到了“令人窒息”的程度:翻女儿书包,严控女儿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在女儿房间外装玻璃窗,时刻监控女儿是否在学习。女儿考了年级第二,她的失望溢于言表。
陶虹笑称:“2019年这个夏天后,我的人设就崩塌了,在观众心中变成一‘悍妇’。”但同时,她也深感这个角色很有代表性,“我身边很多朋友是家长,你能看到他们身上由于不安全感带来的控制欲。”
剧中的情景,简直解释现实的搬运。
陶虹前夫有钱,离婚留了两套房子给她,她不差钱,事业上也精明能干,在教育孩子方面,方法科学,手段高明,唯一的缺点,也是很多虎妈身上共有的缺点,是要求太高,控制欲太强。
离婚后宋倩选择一个人养大孩子,把所有的希望精力都押在女儿身上。英子在这样压抑的环境中难以喘息,父亲纵容下她选择了逃课。
高考的压力和母亲的期待,最沉重的矛盾,一触即发。
从愤怒到崩溃,再到恨铁不成钢的无助,陶虹说出了很多妈妈都会说的那句:“我容易吗?我压力不大吗?!”
最近更新的英子逃学,宋倩崩溃,就是从这碗燕窝开始的。
爸爸与小梦阿姨帮英子逃学,三人在父亲家里共享天伦。宋倩来找英子,母女两人大吵一架,话赶话地说到父亲跟小梦阿姨是不是比妈妈更好。
英子说,是的,我就喜欢小梦阿姨,我就是觉得她比你好,至少她不会逼我干自己不喜欢干的事。
这一段真是看得人难受死了。因为它足够真实,像一把刀,戳中很多好妈妈心里埋得最深的那块伤疤。
在婚姻里,做个好人太容易了,相反,做个恶人好难。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夫妻两人一定要有一个“恶人”,而这个“恶人”,往往由操心最多、付出最多的妈妈扮演。
在剧里,陶虹饰演的宋倩哭着质问女儿:你问问你爸,他做过什么,他就是投其所好,你喜欢什么他就搞什么。
是不是又被戳中了?有多少家庭,管事少的人得民心,而管事多的人,做多错多?但如果两人都当老好人,孩子的学习怎么办,甚至孩子的未来怎么办?
千万别告诉我云淡风轻可以出学霸;孩子不逼也能成郎朗。
教育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在当下高压、速成的应试教育环境下,没有哪个孩子能快乐地学习,尤其到了高三,谁还不是生不如死熬过来的?
这时候,还强求妈妈姿态好看,识进退、懂分寸,孩子可以这么想,因为他们无知;如果社会,以及我们成年人,也把这种压力强加在女性身上,有这力气不如想想为什么应试教育愈演愈烈,孩子减负越减越重。
家里总要有一个人迎头应试,不是爸爸就是妈妈,而在现实生活里,这个角色,90%由妈妈扮演。孩子压力大,但妈妈压力就不大吗,为什么受指责的永远是妈妈?
英子觉得爸爸好,小梦阿姨好,他们不逼自己做不喜欢的事,原因很简单——那些没有为你的人生付出过的人,也不必为你的今后负责。
可惜,这个道理,作为孩子,大约要在很多年后才能明白。所以每个好妈妈,都注定有一段时间,活在被误解、被痛恨、被指责中。
02
时间回到2008年,那一年陶虹怀上了小孩。
当她沉浸在将为人母的喜悦时,妈妈查出了癌症。肚子越来越大,妈妈病越来越重。
孩子刚出生,陶虹妈妈过世了。
女儿一岁时,陶虹外婆走了。
第二年,她爸爸急性心脏病发,撒手人寰。
短短两年,生、老、病、死,人生四苦,陶虹一一尝尽。
还未能好好告别,天地就倒下来。她每天睡十几个小时,喝十几杯咖啡,醒不来。
在那段没有光的日子里,有个人给她抠出了一条缝隙——女儿。
“我女儿需要我,我不能再这样下去。”
想起知乎有个话题叫做“亲人去世后,大家是怎么走出来的”。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如果每个人都是一颗小星球,逝去的亲友就是身边的暗物质。我愿能再见你,我知我再见不到你。但你的引力仍在。我感谢我们的光锥曾彼此重叠,而你永远改变了我的星轨。纵使再不能相见,你仍是我所在星系未曾分崩离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网的永恒组成。
至亲离开,世界黯淡,但请勿忘记,你也是别人眼里的挚爱与星辰。
陶虹撑起身子,报班学习书法、瑜伽、插花、上育儿课、研究心理学。她把自己的心境打理干净,留一片好天地,女儿还小,老公在外面顶着,她也不能败下阵来。
在一档访谈里,陶虹云淡风轻地说:“因为没让老人帮着带孩子,自己又在这方面知识点为零,所以就不得不努力学一下。”
这一学,就是十年。
只有过来人才能真正体会到,一个妈妈到底有多累。
这十年里,陶虹似乎脱掉了大满贯影后的所有光芒,记者拍到她时,她素面朝天,紧紧地牵着女儿。
接女儿放学。
送女儿去舞蹈班。
带女儿逛街。
她把微信名改成了21-7点关机,这是她陪小孩睡觉的时间。
有人骂骂咧咧,这就是孩子奴呀,工作没了,自己的生活也没了。
陶虹却不是这么想的,当别人问起她的育儿技巧时,她说:
“与其去修炼那些技能,不如修炼我自己那颗心。”
陶虹和《小欢喜》的宋倩最大的区别是,她爱孩子,但她从未丢掉自己。
当孩子长大一点,陶虹回归工作。有时她出门拍戏,女儿小宝会挡在门口或抱住她的腿,不让她去。
陶虹会蹲下来耐心地跟女儿说:“人都要工作,不工作就买不到好吃的,也不能住大房子。工作是妈妈的乐趣,将来你也会有自己的乐趣。”
工作是乐趣,母亲是学习,育儿是修炼。
她想得通,拎得清,做得好。
她深知努力才能被爱慕。被自己、被老公、被女儿,甚至是观众。
这让我想起了一位读者的留言:“孩子绝不是美好生活的终结,而是美好生活的开始!”
03
马伊琍说:二十多岁,对手里拥有的一切,只想控制以求永恒,因而为未来的诸多不确定而莫名烦恼,错过些美好。四十多岁,知道凡人和事,没有永恒不变,一念阴阳。唯一把握得住的,便是眼前的时光。”
古人说四十而不惑,而今的陶红,棱角隐去,更添温厚,她知道世事从无绝对,也不再强求谁给她一个解释。
曾经很喜欢这样一个比喻,每一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罐子,有的人的罐子是空的,有的人是罐子有80%的水,当所有的好事情如潮水般涌过来的时候,你的罐子会有100%的水,你会感觉到生活的美好。
但是潮水总会褪去的,当潮水褪去之后,空罐子的人会觉得难受,感觉自己活不下去,而自己罐子里面本来就有水的人,会活得更加淡然。
陶红就是那个罐子里面本来就有水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