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春秋时期著名思想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是这样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句话乍看起来十分玄妙(貌似整本《道德经》都是如此吧),但是实际上懂古语的人可以看出,这里的所谓“上德不德”中的“上”其实是个动词,又通“尚”,意即“推崇、崇尚”。有些人一点就通了,这里的“德”前面用的既然是否定词“不”,那么它也是个动词,意思是“修德,对德进行修缮”。那么,这句话连起来直译就是“推崇德行的人不会去刻意修德”,诶,这似乎听起来有什么不对?
没错,“上德不德”,这第一个“德”的意思可就不是“德行”了,而应该理解为人的“本性”!那么我们再来重新梳理一下,这整句话的大概意思就是推崇本性的人不会去刻意的修缮德行,所以这样的人就不会失去其本性;而贬低、压抑本性的人不忽略德行的修缮,却因此失掉了其本性。
我们如何理解这《德经》一开篇就提出的主旨思想呢?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曾说:“周给万物不自矜,听其自然,所以有德。德小而量薄,张其自己之能,反为无德。”这句话也是巧妙地结合了老子后续提出的“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的思想,认为有德之人从来就不喜欢追求什么形式上的“德”,一切都顺其自然,而无德之人却一味的想要在形式上变得有德,故而时常人为强加,这也是我们后世所说的“道德绑架”!
而关于有德之人,老子更是创造性地使用了“大丈夫”这个词来赞颂他们。老子在后文中谈到,“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这也是老子自身的核心思想,他认为作为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应该要立身厚重,追求朴实无华的本性,同时摒弃轻薄,舍弃浅薄而虚无的华丽外表,成为真正的“有德之人”。
在这一片喧嚣的浮华之中,真正能够像老子所说那样勇于做大丈夫的人又有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