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接触整理,大概是今年11月份。在那之前,读了很多关于整理的书,关于怦然心动、极简主义、收纳整理的,但都是浮于表面。
唯一的好处,自己真的喜欢。所以从11月又开始做笔记,把之前看过的这类书全部又看了一遍。
作为一个自己探路的整理人,虽然按照怦然心动的方法,把衣服、鞋子、书本都曾经一股脑拿出来整理,但是因为在初期,还不能领会其中的精神,扔东西也是循序渐进的。
经过不断循环,现在物品已经不太多,在满足自己需求的基础上,衣服和物品已经不再购买,消耗品也在努力使用。
打算把一部分消耗品用完后,对家里的洗护用品和厨卫再做一次整理。
我们需要的物品是有限的,可是每次去超市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就总觉得自己家里也缺一个。
家里那些各式各样的洗涤用品和一次性用品,还有一次性手套和橡胶手套,蒸锅和蒸笼,等等,都是因为一时冲动买下的。
从商家的角度来看,研发的新产品越多,新功能越多,越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判断买与否的唯一正确性就是是否必须。否则家里就会充斥各种多余的物品。
现在小家电非常流行,咖啡机、早餐机、面包机、料理机、迷你榨汁机、豆浆机、烤箱、空气炸锅、电饼铛……
加上小家电的颜值也越来越高,为小家电付费自然而然。
不过,根据朋友和网友的反映来看,买了不用后悔的人往往比较多。
我曾经拒绝过朋友送的小熊早餐机,是一人用的,可以煎蛋、烤面包、烧水同时进行,颜值很高,第一眼真的有点心动。
还好我清醒认识到自己不需要,因为做早餐基本不可能只做一个人的,使用频率很低,最后退掉了。
在我看来,厨房用具尤其要以实用性为主,尤其是成家的人。如果是单身公寓,买个漂亮的锅或者网红电器,一人专用,当然方便极了。
看韩剧的时候,我也曾为他们一人用的锅动心,做好了直接上桌,连碗都不用洗。
但是我啪啪打醒了自己:清醒点,你是成了家的人,将来还有孩子,哪里容得下你这些精致主义。
认识了断舍离和极简这些概念后,对美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我们的生活本来就是多元化的现在确实有很多人推崇断舍离,精简物品,重新认识自己,但是生活中更多的人还是认为物品多多益善。
这两者并没有冲突,只要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整理好就行。
即使东西多,像杂货铺一样,只要风格独特,整整齐齐,每件物品都有自己的“家”,那就是最好的。
像“蚂小蚁”在书里写的热腾腾的家就是这样,可以看出她真的是热爱生活的人了。
现在我家是两个人,东西不多,也没有痴迷的爱好和囤积习惯,对我们来说,东西少好打扫更重要一些。
极简与繁多,冷淡与热闹,本就不是配套使用的。
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简单,再简单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