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语文学习,从小学到初中笼统地分为三个阶段。一开始因为管得严所以被动学习,成绩还算好。初中第一次大考得了第一。中间成绩就慢慢慢地下降,再没得过第一了。骄傲多少沾了点。最后中考阶段开始思考,进行语文挽救。
总结,心态方面。不能好高骛远,一定要虚心,一定要静心,一定要沉心。不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要每天都去想将来要去哪个高中,要去多好的班。也不要因为过去的成绩不好而丧失信心。你只需要纯粹地学习,去学就好。
可以选一张代表性的试卷,从第一题开始分析。首先是字音字形,因为白天的时间太少,作业都赶不完,我会准备一个小电筒,每天寝室熄灯后趴在床上看字词拼音,大概看半个或一个小时。等到第二天,又把前一天的复习一遍,再继续记。名著阅读的板块,在寒暑假就提前把书读完,看语文书上的名著导读。到了中考阶段,指定的书目再多读几遍。早读的时候尽量抽点时间看综合性学习。还有古诗词默写,不要死记硬背,会很容易忘记。要去理解字词的意思,这样可以联想记忆。我最开始背一首诗的时候,会去想象诗句描写的画面。当把整首诗背完后,要做的就是重复,每过一段时间就复习一遍,加深印象之后就能熟练地背下来,也不需要再想象画面了。
接着就是阅读方面。文言文阅读注释翻译要去背和默写,重点是分析链接材料,一首完全陌生的课外文言文。我一开始做这种题会很拘束,每次都很纠结,害怕分析错误从而不敢过多地去写。但是后来我发现从容地写出自己的分析结果反而更能得分;现代文阅读,适当地记背一些答题模板,但不能只靠答题模板,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思考。多读多思考多练习,没有捷径
最后是作文方面。到了后面,我比较倾向写议论文,对于我来说,它比记叙文更能得分。首先你需要分析题目,不要马上就动笔。我以自己中考时的作文题目为例子——“×××里的文化”。要求写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有些同学看到题目会写一种实实在在的事物来展现,会写诗词、书法、春联之类。但是我们可以把整篇文章的立意抬高,去写抽象的东西。写革命岁月的红色文化,写疫情期间的万众一心,体现自古的团结不屈。每段加上诗词或名言引出要论述的观点,每个板块有一句点题。结构要清晰,详略得当,首尾呼应。写到最后联系到我们自己身上,青少年身上,回归当下。还有很重要的语言这块,不要口水话。多掌握名人例子,合理地引用。找到人物身上的矛盾点,例如平凡却伟大,志向高远却怀才不遇。用金句点缀文字。
就我自己而言,按照这些方法,效果还不错,中考131分,好像是全班第一,不确定再看一遍,应该是。当然,我的方法也不一定全正确或有多好。有自己的判断,不盲目地效仿,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