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27
2020年初,一种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了中华大地。这场有着比2003年非典还要严峻的疫情,导致教育部不得不紧急启动响应机制、延迟开学。在“停课不停学”的纲领之下,同时为了防止聚集型活动带来的病毒扩散,疫情也把教育从传统课堂推向了信息化课堂的“必然王国”,而全国上下,教师突然多了一种身份:直播“网红”。这场疫情,让不少习惯于传统纸笔讲授的老师感到阵痛,他们同时也寄希望于尽快结束疫情,重返原本传统课堂的秩序中。
然而,从时代背景来看,在线直播网课,却也是一种技术及教育变革的必然。朱永新教授在专著《未来学校》中曾大胆预言,“我们今天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将因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学校已经进入“无可奈何落落去”的衰亡期,未来学习中心将代替传统学校”。而在未来学习中心中,学生所要学习的,也不再局限于简单的读写算,而是更加复杂的高级素养。这就要求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进行重塑更新。对于21世纪的教师而言,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也是迎向未来教育所必备的能力之一。这一次,传统教师受疫情的影响而硬着头皮开始在线直播网课,正是这一预言、这一要求的初步印证。
为了更好地理解直播网课对于未来教育的意义与价值,我们可以通过把传统课堂与直播课堂加以对比来突显出各自的特性。
从场所、媒介、时间、管理、互动性、学习内容、学习效果七个课堂的主要维度来看,从传统授课到直播网课,课堂的要素发生了更新迭代的变化。一方面,课堂更加开放:授课的物理场所从特定的教室延伸到广阔的网络;授课时间从学校固定的课时,转变为不限时间的重复;课堂的资源也突破了传统课堂中的教材为王,而走向了丰富的网络资源,而与其它学校、其它地区甚至其它国家和群体的资源对接。另一方面,课堂更加自主:学习的管理不再依赖教师的权威和“耳提面命”,而更多地自主决定(当然这也带来了风险和弊端,也是自我管理初期必经的阶段);学习的效果也可以根据个体的差异,而反复回看课堂授课。
从传统课堂向直播课堂转型,其中既包含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危机。机遇之处在于,直播课堂带来传统课堂所前所未有的多样形式、丰富资源及便利条件,使课堂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深化。而危机也显而易见,如直播课堂削弱了教育教学的管理,对学生的自我管理发出了极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