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按:这本书只能说写得挺有意思的,“一代战略大师”已经作古,“千秋功罪”最好是留给历史评说。对他老人家当然更应如此,这是站在国家主义的立场,在美国说这种话一样有通敌之讥。季辛吉近百岁高龄作此书,真是活化石了,不免让我略有一面之辞的感觉,读到老教授谈美越战的初衷,因为地位才学立场(老教授应该是一位共济会员)诸种差异,肯定不能说是我的老朋友,所以又不怀好意地笑了。书中谈到当时他并不通晓经济,感觉到时代的变化,现任国安助理看上去像四分之一个美联储金融学家,张口凭感觉基本就是地摊文章。好文章还在下面。
笔者尝试谈谈初步的读后感,想了解基辛格说了些什么?至于如何评判其背后的复杂内容,留待将来的深入研究者。
分析副标题,作为理解的入口
试分析副标题中的关键词,理解本书的核心思想:
一、省思(Reflection)
这个词有哲学色彩,通常译为反思,指深思熟虑。柏克《反思法国大革命》(1789),用的就是Reflection。也可以理解为回顾,反观、回忆录。
副标题有四个关键词,Reflection(动词Reflect)带有笼罩性,揭示本书的出发点。
《兰登书屋大学辞典》的释义:
To give back or show an image of,mirror.
如果转换成古汉语,那应该就是《资治通鉴》的“鉴”(mirror)吧。《大戴礼记·保傅》:“明镜者,所以察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察”,《韩诗外传》卷五作“照”)
译者非常有匠心地译为“省思”,“省”字亦从目。通过Reflection,回看过去的经历,并提炼其中的关键。
二、外交(Diplomacy)
这是基辛格一生的事业。1977年福特总统授予勋章,称许他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国务卿。
什么是外交?大体可以理解为:在国际社会交往中,理解各方的诉求,促进关系的改善,以非军事手段来维护本国的利益。
基辛格在《重建的世界》(1957)中说:“外交是控制权力使用的艺术。”此书是基辛格的第一本著作,全名为《重建的世界:梅特涅、卡斯尔雷与和平问题,1812-1822》(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出版,冯洁音等译,2023年12月第六次重印,引语见第4页)。《基》书的序言中,称引了此书。
这里的“权力”应理解为军事力量,可以认为外交是节制武力的艺术。结合基辛格的其他著作,在不同的国家之间,如果冲突无法避免,那么有必要将战争限制在某个范围以内。
包括美国在内,任何国家都有外交,那么基辛格外交思想的特殊处在哪里?就是在他的外交思想背后,有其大战略。这就引出了第三个关键词:
三、大战略(Grand Strategy)
可以说,外交基于大战略,是尼克松、基辛格合作的思想基础之一。而外交未能基于大战略,就是当时美国的外交部门。
尼克松、基辛格的通力合作,其实并不容易。在进入政府以前,基辛格长期担任尼克松共和党内的竞争对手纳尔逊·洛克菲勒(1908-1979,《白宫岁月》题献给他)的首席外交政策顾问,可以说来自敌对阵营。
尼克松任用基辛格,两人之前几乎没见过面(本书19页)。如果对比中国历史,此间的遇合,有些像齐桓公任用管仲,管仲原来也是政治对手的主要辅佐。
“战略”可以说是基辛格的心思所系,也是那一代精英的心思所系。本书第十一章(最后一章)就是《战略》。作者温·洛德说:“缺乏总体战略会使人陷入具体事件而难以自拔。”(参见本书163页)
至于“大战略”又是什么?
基辛格在1968年的文章中说:“我们不先对一个稳定的、创造性的世界概念形成概念,那么要确立世界秩序是不可能的。”(《美国外交政策的中心问题》,见《美国对外政策:论文三篇》,复旦大学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研究所、上海直属机关五七干校六连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72,79页)被基辛格称为“老师”的法国思想家雷蒙·阿隆(1905-1983)在《回忆录》中指出:“对他(指基辛格)来说,最重要的是整体观念。”(《雷蒙·阿隆回忆录》增订本,杨祖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898页)
整体观念的内容又是什么?不能不回顾前面提到的《重建的世界》。此书研究法国大革命及其战后影响,主要是维也纳体系对抗拿破仑体系,“将反拿破仑同盟转变为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重建的世界》,第5页,42页)。其核心思想是“均势”(Balance of power)。以中国的古典学术来理解,整体观念就是《易》,而“均势”的内核离不开阴阳的动态平衡。
副标题中的梅特涅(1773-1859)是奥地利外交大臣,卡斯尔雷(1769-1822)是英国外交大臣。“均势”的形成,以1815年维也纳会议议定书为标志。《重建的世界》称,维持了欧洲近百年的和平时期(《重建的世界》,第8页)。“近百年”指1815-1914年,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根据基辛格的《国际秩序》(2014),十九世纪维也纳体系(1815)产生之前,应追溯十七世纪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1648,于德国三十年战争后产生)。而此后应该就是二十世纪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产生),雅尔塔体系(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产生)。
基辛格(1923-2023)是德国犹太人,1938年移居美国,战后作为退伍军人,于1947年入学哈佛。他在哈佛大学读的是行政学系,而导师就是《重建的世界》开篇题献之人“威廉·扬·艾略特”(1896-1979)。此人是历史学家,讲授政治学理论,曾任多位美国总统的顾问。
四、领导力(Leadership)
“均势”不是自动生成的,必然有政治家(或外交家)因势利导之处,“因此,一切均取决于对未来的某种构想”。
《重建的世界》称:“识别一个政治家的标准是看他是否有能力识别力量之间的真正关系,并且使这种知识为他的目的服务。”(《重建的世界》,391页)
什么是领导力?
在高度不确定的世界局势中,提供相对的确定性,平衡各种力量之间的关系,引导走向未来。(参见本书第4页、第6页)
以中国古典学术的易象而言,领导力表达为乾象。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不仅仅处理具体的事务,而且持续关注根本性的问题,探索长远的发展方向,正是《系辞下》第二章所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值得注意的是,在强调领导力的背后,还应该识别其中蕴含的经济因素。
1944年7月,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至1971年8月,此体系宣告结束,是自成段落的事件,对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理解其时美国的政治和外交措施,不能说于此没有关联。
同时,在强调领导力的背后,不可不注意其中蕴含的美国优先的前提。如果配合以马基雅维利式的不择手段,也可以用霸权作为线索来解读。
对外交成就的评价,回顾其治学历程
基辛格《序言》中说:“我没有刻意去做自我批评。”参见《白宫岁月》:“想说明问题的意向是和为自己辩护的意向结合在一起的。”(《白宫岁月》,第3页)在美国这样的社会,可以想见,对于他的外交成就见仁见智。
笔者见到的材料有限,试举两例:
一、《基辛格的总构想》。作者沃伦·纳特,曾任尼克松政府的助理国防部长。全书用三分之二篇幅摘录基辛格著作的段落,揭露学者基辛格和官员基辛格于从政前后的言行不一致,这是来自不同部门的强烈批评。(《基辛格的总构想》,齐沛合译,商务印书馆,1976)
二、在雷蒙·阿隆的《回忆录》中,有基辛格专门章节(第二十三章),标题是《亨利·基辛格与美国霸权的终结》。作者称赞基辛格在引退后,依然享有盛誉,同时又犀利地指出:“他是否利用了他的天才,掩饰或美化了美国外交退却或共和国帝制的衰败。”(见897-898页)
尽管有种种非议,基辛格一生致力于“努力协调我们认为是公正的和可能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关系”(序言引《重建的世界》,参见本书67页,169页)。“公正的”指向理想主义,“可能发生的”指向现实主义,基辛格努力协调其间,重点在于后者。
英国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撰写《基辛格传》,上册名《基辛格:理想主义者》(2015,中译本由中信出版集团2018年出版,陈毅平译),下册名《基辛格:现实主义者》(写作中),看到的也是其中的对立。基辛格承认美国实力有其极限,尊重现实中力量的平衡,不愧为一代战略大师。
对中国人来说,基辛格一生来华一百多次。在去世前不久,2023年7月30日,他依然不顾年老体弱,最后一次来华。10月24日,他在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致辞,说自己一生中一半时间都在为美中关系工作。称他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应该是不算过分的。
《重建的世界》副标题,最后用的词是“和平”。拿破仑体系与维也纳体系的对抗,维系均势只是手段,通往和平才是目的。对实现和平的可能性路径,康德(1724-1804)有深入的讨论。
基辛格这本1957年出版的著作,来自他1954年的哈佛博士论文,据说几乎一字未改(尼尔·弗格森《基辛格:理想主义者》,394页)。而理解这本博士论文,不能不追溯他1950年的本科论文《历史的真义——关于斯宾格勒、汤因比和康德的思考》。此文长达三百八十三页,据说是哈佛史上最长的学士论文。(沃尔特·艾萨克森《基辛格:大国博弈的背后》,刘汉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8,56页)
斯宾格勒著《西方的没落》(1918-1923出版)、汤因比著《历史研究》(1947出版缩略本),关注的是文明的兴衰存亡。而最后提及康德,指向他的《永久和平论》(1795)。
基辛格在哈佛大学时,主修专业是“政府管理和哲学”。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他而言,“政府管理”的成分越来越重,而“哲学”的成分越来越轻,以至于他在进入政府前写的最后一本书《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的前景》(1968),被戏称为“工作申请”(艾萨克森《基辛格:大国博弈的背后》,75页),但“哲学”的成分始终没有消失。
《白宫岁月》:“我从二十年的研究历史中形成了一种哲学,并带着这种哲学上任担任公职。”(《白宫岁月》,67页)1976年,基辛格在回答提问时说:“我总想找到一个高于一切的概念。当然,有没有找到需要历史学家判断。”(《基辛格:理想主义者》,26页)《基》书也说:“我思考的素材更多是历史性和哲学性的。”(本书21页)
理解外交家基辛格,不应该忽略他从事学术研究的时代。基辛格习惯上被称为“基辛格博士”,原因也在于此。
基辛格的学业开始于康德三大批判的前二批判,结束时着眼于被称为第四批判的“历史理性批判”,《论永久和平》是其中的一篇。
沃尔特·艾萨克森《基辛格:大国博弈的背后》记载,基辛格在哈佛入学时,艾略特教授给了他二十五本参考书,要他说明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的区别在哪里?基辛格三十天内读完书,写出了论文,教授从此刮目相看(47页,参见尼尔·弗格森《基辛格:理想主义者》,237页)。
基辛格在提及自己进入白宫时的信念时,引用了《论永久和平》(《白宫岁月》,87页)。在《世界秩序》中,他又提及康德,作了进一步的阐发(《世界秩序》, 38-39页)。
有一句被流传的话,历来作为基辛格最精彩的警句之一:“每次成功只不过是买到一张解决更大难题的门票。”(《基辛格:理想主义者》,17页)从《基》书自述中,我们意外地发现它来自中国:“中国人认为每一个解决方案都是另一个问题的入场券。”(本书134页)笔者深度怀疑,在转过几层之后,这句话根源于“《易》终未济”。
《基》书称自己“把和平与稳定问题作为学术关注点”(本书21页,参见22页)。衡量基辛格的外交活动,不能不以和平为标准,并听其言而观其行。
余论,文明与和平问题
沃尔特·艾萨克森的《基辛格:大国博弈的背后》写于1992年,是比较早的基辛格传记。作者曾任《时代》周刊总编辑,此后还写了《爱因斯坦传》《乔布斯传》《马斯克传》,并且为这本基辛格的访谈写了推荐语(见本书封底)。
艾萨克森在传记中谈到,哈佛校园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有一群天才青年教师竞争终生教职,这些人彼此年龄接近,程度一时瑜亮(69页)。这些人中,除了基辛格,还有布热津斯基(1928-2017)、亨廷顿(1927-2008)等。
试对照基辛格和布热津斯基,两人都是国际性的战略家。基辛格,德国犹太人,归属共和党;布热津斯基,波兰犹太人,归属民主党。前者服务于尼克松、福特政府,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他参与开启“破冰之旅”,因为水门事件的影响,没有完成中美建交。后者服务于卡特政府,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推动完成了中美建交。
亨廷顿也从学于艾略特,按照中国人的说法,两人或许可称“师出同门”?(《基辛格:理想主义者》,236页;另外,此书卷首的照片中,有一张哈佛大学国际事务中心教职工合影,基辛格和亨廷顿都在内)亨廷顿毕业后主要在哈佛任教,没有直接参与政府工作。1996年出版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最初写于1993),被译成多种文字,轰动一时。
考察基辛格和亨廷顿,两人都有全球性的视野,论述的角度完全不同,在问题意识上有一致之处。
基辛格有《世界秩序》(布热津斯基有《大棋局》,当另外考察),亨廷顿书名中的“重建”(Remaking),使人联想到基辛格书名中的“重建”(restored),尽管原文其实并不相同。而研究文明之间的冲突,追溯其思想来源,又不得不参照基辛格早年关注的斯宾格勒和汤因比。
康德理想中的永久和平,来自各个国家的联合体,希望以和平联盟永远结束战争。既然存在文明的冲突,也应该存在文明的和解。人类是否有可能实现此理想,应该是爱好和平人士思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