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旅游,去的不多,但每年都会出去一次,也时常一个人背上包就出门。若说到难忘,就数今年国庆的贵州游了。
早上五点,眼睛还在闹着要睡觉,人已经被好友出门去接其他两位小伙伴。此次的目的地是贵州,一行八人,两辆车。怕塞车厉害,特意挑2号出门,结果,还是低估了国庆出游的热潮,也预示着这趟囧途之旅正式拉开。
囧途之一
原本计划晚上十一点到镇远。十二点了,还在距离目的地的三百多公里以外,随着导航到处找加油站,车箱的油怕是跑不到到镇远。整整跑了一百多公里,去了无数的,大的,小的加油站,结果都没人上班!
凌晨三点,终于意识到贵州加油站没有24小时营业后,便就近找了个加油站,在车上过了一夜。此时的贵州已进入秋天,夜晚还下着雨,从广东的夏天跑来的我们,身穿短袖短裙,被冷的不要不要的。
囧途之二
镇远呆了一天,我们便出发来到了江口,是的,我们要登顶梵净山!当然,从山脚走上顶,那是不可能的,这样的事,白天做做梦就好。
坐在缆车上,往外只能看见一片白雾。山上气温只有四五度,又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狂风呼啸,说话都能看到雾气。
印象最深的是爬红云金顶,几句是垂直90度,需攀铁索而上,四面悬崖峭壁,很多石阶只是微凹进去的,比脚宽还要窄,没有任何安全措施,必须手脚并用才能爬上去。
由于天气影响,到达金顶时只感受到不友好的大风,以及烟雾缭绕的山脚。
上下山途中,时不时会遇见抬人的体力者。两人搭档,两个长长的扁担,中间固定一个椅子,我留意了下,除了老人,大多抬的都是胖子,而且不是小胖。每每看到这,不禁为体力工人感到心酸,不少工作者很明显的出现高低肩,驼背。而这样的肩膀每天承受的不止是旅客的重量,更是生活的压力。
温暖记
梵净山脚下十来分钟车程的地方便是我们入住的江口镇。在江口入住的客栈老板是一位二十五六岁的帅小伙。或许是江口的清静,老板性格特别温和。仔细聊了下,是贵族某个县的人,喜欢江口的清静,便在江口盘下一间客栈。客栈是木屋,分两层,楼下一间老板房间,厨房,有个小院,院子停着两辆车,旁边是两张户外长形桌,几张椅子,厨房旁边便是通往二楼的楼梯,楼上五间房,我们便住在楼上。
来江口的游客都是为了上梵净山,梵净山的票特别难买。在旅游高峰期,若是自己去买,必须要早上五六点就到窗口排队买票。或者找当地人买,一人多收30元。大家认为这价钱并不算高,并让当地人帮忙买。老板还帮忙联系第二天七点送我们到梵净山的车。还不时提醒我们注意事项,准备雨衣等等。
早上去梵净山有两个时间段,一个是六点半,一个是七点。同客栈的旅人有六点半出发的,老板五六点便要起床准备早餐,曾经在四川读的大学,因此能做的一手正宗四川麻哥面,一份十元,荷包蛋一元,加面免费。朋友大呼好吃,特实惠,开玩笑的让老板每人煮两人份的面。
天气比较冷,江口天气已经临近冬天,听老板讲月底差不多就会下雪了,当地不少人都已穿上羽绒服,我们虽然都有带外套,但都是秋天的,都穿的单薄,比如我吧,身上穿了两位男性朋友的衣服加自己的共四件。在我们吃早餐时,老板便烧了一大壶热水,让我们将保温杯拿出来,一一帮我们装上。
等我们出发,老板便要开始收拾客栈,整理床单。客栈并没有任何员工,所有事都是老板一人包办。旅舍不大,但所有事都一个人,还是挺辛苦的。每天五六点起床,晚上也无法早睡,只要有人在二楼走动,即便再轻的脚步,还是会吵到到楼下。
大约估到我们回来时间,刚到旅舍,便看见老板已经煮好生姜茶,在院子里等着,一下车就让我们换了衣服下来喝点茶祛寒气以防感冒。
当天是中秋,夜晚,老板将院子里两张桌子拼起来。做了个简易的灯,插是充电宝,挂在遮阳伞上,拿出普洱茶与当地特色的月饼,花生,水果吆喝着一起过中秋。除我们之外,还有同样从广东过来的一家三口,十二个人,在微亮灯夜晚,望着院子路灯下的毛毛小雨,喝着热茶,吃着月饼,谈天说地,笑声连连。这个中秋很冷,但遇到的人很暖。
每个人对旅行的定义都不同,有为了去拍拍拍,有为了放松,也有为了体验不同人文风景。对我来说,旅行是能看到想象之外的世界,放松心灵,以及自己老去时可以回味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