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终究问题大的还是我。说完之后,其实我也意识到我的话可能表意不清,你只抓住了我不懂你用心良苦的内容,但我想说的是,请尊重我说的话,像我在听您说一样,很多情况下,您都喜欢打断我说话,但没有认真听完,这样我真的很烦。
您说我不懂事,不明白您为我所做的。我只想说可能跟狼来了故事类似,之前我也说过您的委屈,难过。您对我的好我有记在心上,只不过真的不喜欢说出口,而且也没有我觉得合适的方式的时机表现出来。但是您觉得时不时把自己所付出的拿出来让人感恩真的好么?为什么这种生气都要拿些过去的感觉来论现在的事?
我很希望您可以往前看而不是每次都是让五味杂陈的旧情绪来看待这件事,我的表述有问题,我意识到会努力去纠正,但希望您也可以尽量减少把这些情绪拿出来的次数,别让他在我的心里发芽好吗?
这不是一封真正意义的道歉信,因为越多的弥补只是帮助下一次更放大的伤春悲秋,而我倾向的是问题的解决。我对我说过的话表示歉意,因为我没有摆明是您陪我练习口语,但是您看似值得同情的苦口婆心,我是不接受强制绑定在一起致歉,那是我觉得最致命的病,像寄生虫一样形影不离,最后被它所支配,迷失了自己。
最后,我还是爱你的,妈妈。
上面这封所谓的道歉信是儿子写给我的,看完之后却让我陷入反思。
事情原委是这样的,儿子在备战雅思考试,我提出口语上,我可以作为陪练,突然后悔的是过几天我又要出门,陪儿子的时间又不多了,因此我跟儿子尽可能找机会跟他说说话。刚开始沟通还算顺畅,可是晚饭时,我们就一个单词争执起来,他突然改口说中文,我连着两次跟他说“please speak in English”,或许话语有些急促带着对他的不满,他跟我回应的说,“你再这样我不跟你说了”。语气中带着蔑视和威胁。
顿时我火气就起来了,心想真他妈犯贱了我。这个口气应该是我对他讲才对,怎么指责其我来了。面对着一个比我还要高大强壮的儿子,我已经失去了母亲的角色,只感觉自己特委屈。
由于话不投机,结果晚饭吃到一半,拂袖而去。之后不再搭理彼此。躺在床上,自己还生闷气想不明白,我这样含辛茹苦的对他,他不但不领情还像对待大儿大女那样的口气要挟我,到底为什么呢?
我越想越气,想跟他说但又不愿打破这个僵局,就发了一大段话给他。
第二天,我故意没有做早餐,心想,小子你不是能耐么?我罢工了。
儿子也没有理我继续看他的书。耗到9点,我坐不住了,自己跑到厨房,给他做早餐。仍然没有说话。
因为微信里我写着了,如果不给我道歉,我就不再搭理他了。
当我做到餐桌前,儿子拿给我一张草稿纸,便是上面写着他的所谓“道歉信”。我看完后,突然意识到,儿子表现的理性和懂事,反而教育了我。
是啊,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而不是你的私有品,参与孩子的成长是父母很幸运的事情,当我们为孩子的第一次说话感到惊喜,为孩子取得成绩感到雀跃,难道不是我们的快乐所在么?可是有些父母如同我一样,有时候历数着如何对孩子的关爱和付出,让孩子懂得感恩是对的,但时不时像陈年旧账拿出来晒晒,这种要挟似的感恩的确不是父母明智之举。而我却犯了这样的错误。
记得看到一段非常好的话,养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是参与他的成长过程,在孩子的成长中体会为人父母的快乐,同时我们也得到成长,体会到爱的给予,暖暖的亲情”,这样一来,应该感恩的也应该是我们。拿着给孩子花钱,为孩子付出说事,这真的好么?爱是需要一代一代的传承,作为父母,只要把自己的角色做好就可以了,高兴地付出,快乐的看孩子长大。感恩与否,那是他的事情。何必要亲情绑架。
感谢儿子的这封信,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