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的文章里,我分析了孩子在家里闹脾气,在外面没脾气遇事胆小的原因,今天,我就这些现象谈谈自己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一、注重饮食,给孩子一个好身体。
孩子在一岁以后饮食方面需要特别注意,一日三餐和配方奶的搭配,需要家长用心,每一餐食间隔的时间,食物的分量,都必须做到心里有数。孩子有了好身体后才会在心智方面更加勇敢。
二、鼓励陪伴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建立自信心。
孩子的自信心来源于成就感,有的孩子喜欢运动跑跳,在安全的场地里面让孩子尽情地玩耍跑跳,在有危险的时候及时告知并且制止。制止之后孩子也许会哭闹,但是这时候要及时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不允许他这样做。我们不要低估孩子的理解能力,也许在他还没有学会表达自己的时候,已经能够听懂并理解到大人的意图。孩子有可能想要自己拿勺子,自己拿筷子吃饭,但是孩子在这时候有可能还没有完全掌握这些技能,也许会把身上弄脏。孩子有可能想要自己端着杯子喝水,但是孩子也还没有学会自己这样的喝水方式,也许会把身上弄湿。孩子有可能想要去玩一些他不会的玩具,家长只需要在身边陪伴让孩子随心所欲地玩就可以了,不需要教所谓的正确的方式。他在玩耍过程中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孩子会觉得,你看,我能了。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只有有自信心的孩子在面对不熟悉的环境的时候才会勇敢地去面对,去接触。
三、穿着干净精神
小孩子也有气场,也能够感知气场的。一个人的精神气场不仅仅有自身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自信心,还有外在营造的表象。一个精神利落的穿着,也是孩子在社交中的加分项。
四、规则的明确
要想孩子在家里面不随心所欲地闹脾气,让孩子知道规矩,规则是特别重要的事情。要让孩子知道哭闹是对父母没有用的,一些不可以做的事情无论怎么哭闹都是不管用的。如果因为不想洗脸而哭闹,父母不用理会他的哭闹,直接抱去洗脸,同时一边洗一边语气平和地对孩子讲,你看你的脸上还有脏脏,我们要把这些脏脏洗了哦,我们每天晚上(早上)都是需要洗脸的啊,你是知道的呀,所以就不要闹了哦。不能用转移注意的方式来让孩子停止哭闹,比如说:“你看那是什么呀?”“你听那是什么呀?”“我们来打那个虫虫。”这样的的方式也许对孩子一时的哭闹有效果,但是下次孩子洗脸可能又会哭。我们应该做的是建立起洗脸的规律,并且让他知道,有的事情必须做。当孩子适应了规则后,就不会再一味蛮不讲理地哭闹了。
在孩子的成长中,我也一边学习,一边从自身生活中积累经验。这里,就自身经验和大家做一个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