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讲了一则寓言:
有一个人行进荒野,忽然遇到一只猛虎,吓得转身逃跑,而老虎紧追不舍。
他跑到一处悬崖,用双手抓住一根垂下的枯藤,身体在半空摇晃。
抬头上望,崖上的猛虎正对他怒吼;低头,崖下居然也有一头猛虎,张口等着他。
更要命的是,还有两只老鼠,一只白一只黑,正拼命啃咬他所攀附的那根枯藤。
在这生命处处充满危险的时刻,他突然发现崖边长了一颗鲜美的草莓。
于是,他用一手攀藤,另一只手摘下那颗草莓,送入口中,“味道真是鲜美!”
不朽的花,是不会有香味的;
人生短暂易逝,拥有当下,才鲜活有味儿。
10月的初秋,微雨降寒,随着这本《花开见禅》,开始重新认识了寻常日子里自然赋予的智慧。
这本王溢嘉著《花开见禅》是电子版。
就像作者所言,这本书是一个伸出来的手指,提供一个方向,一个途径,而寻找的是所指的“月亮”。
人生路漫漫,健康的,情感的,事业的困惑与苦恼都有我们躲不开的纠葛。
在这寻常的日与夜,顿悟生命,寻找人生的意义,是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的明示。
本书从不同的侧面,帮助我们认识生活自然与生命,使我们对人生的种种有了放下与追寻的些许取向。
书中引用印度圣雄甘地的话,开始了心与心的交流:
像你明天会死亡般生活,像你能永远活着般学习。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言:
天才的本质是知道该忽略什么。
有一天,大慧禅师上堂,对众弟子说:
我本来以为是那些草长得有高有矮,但在烧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是地不平。
寒山问拾得:
“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要如何处治?”
拾得说:
“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惟清禅师有一首诗,有两句:
“ 荷叶团团团似镜,菱角尖尖尖似锥。”
荷花的叶是圆的,菱角的叶是尖的,平静的水面没有差别的负载着它们。
高有高的好,低有低的妙;有钱有有钱的快乐,贫穷有贫穷的开心;高下贫富承载的是一样的日月与健康。
金代禅师喜欢兰花,在寺院里栽植了数百盆。一日外出,要一名弟子照料。这位弟子浇花时,绊倒了兰花架,兰花盆都打翻了。
禅师回来,弟子惶恐地请求师傅责罚。
禅师听了一点都不生气:
“我种兰花是为了供佛,为了美化寺院的环境,不是为了生气才种的。”
顿悟是一种豁然开朗,渐修则是一种日积月累的功夫,像“云生天际”般逐渐成形。
白居易问鸟巢禅师:
请问什么是佛法大意?
禅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白居易有些失望:
这连三岁小孩子都懂的。
鸟巢禅师:
三岁儿童虽懂得,八十老翁行不得。
书中列举了百首小故事,开解我们内心的执着,指引内心不牵绊,解放思维,获取心里追寻的自由自在。
想认识古人禅悟生活智慧的读者可以阅读,有趣活泼的一个个小故事也适合喜欢故事的读者阅览。
关于金钱,书中也有阐述:
马克思所言:
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景色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独特性。
印第安人有一句古老的谚语:
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砍下,当最后一条河流被下了毒,当最后一条鱼被抓走后,人们才发现,金钱是不能吃的。
而文中引用了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对“拥有”更有意义的阐述:
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为声,目遇之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比较理想的状况应该是能勘破的就勘破,但还是要有些勘不破,或者不勘破的东西,“还有一两个在,”这样才有活下去的动力和吸引力。
黄庭坚陪着晦堂在山间漫步,正逢桂花盛开,晦堂禅师问:
你闻到桂花的香味了吗?
答:闻到了!
禅师:你瞧,我没有隐瞒你什么吧?
黄庭坚当下大悟,向禅师礼拜:
和尚你真是老婆心切,慈悲到家啊!
晦堂笑说:
我只是想让你回家罢了!
人生要像活水。活,就是不停流动,流动必然就有进有出。活泼而生动的人生必然也是有得有失,有动有静,有凡有圣,有苦有乐,有明有暗,有生有死。
一花一菩提,一叶复重生。自然蕴含了无数禅理,我们忙碌于手机,忽略了骄阳滋养万物,一年又近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