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周#
1.《我们仨》+杨绛
2.读书心得
因为看了杨绛先生的且以优雅过一生,对他的淡泊名利打动,想要去了解更多的他,于是读了他的我们仨,我不知道这个人世间还会不会有这样的情感,我们仨个人相依为命,互相体贴、互相照顾。我们每个人都发挥着作用、每个人都可以变大可以变小。
在我们的眼里面,杨绛先生是很厉害的一个人,她出版了好多本书,但是在她的书里面,却常常听到她说自己是家里面最笨的人:怕黑,需要圆圆的照顾;读书写字不及中书厉害。她应该非常的幸福吧,内心里应该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爱,正是因为这些才能够说出这样的话语出来,把自己暗暗的贬低,去享受别人的光芒,却又不真正的感到自卑。而她也可以瞬间去变大,在回国之后,去当校长、做家教,担任起照顾家人的职责,也可以在中书身体羸弱的时候去当那个将所有上面邀请中书出山的人拒之门外,因为喜欢你所以愿意为你遮风挡雨。
他们三个人的情感,简单而没有杂质,那种在我们眼里面的大,转瞬间就变成了他们各自眼中的小,谓之为真实,中书在杨绛眼中只是一个没有自我动手能力、笨手笨脚的人,所以在圆圆出生的时候,杨绛先生住院,中书在家,每次弄坏家里面的东西,急急忙忙的跑过来找杨绛,她都说没关系,我能修,于是所有的东西真的就在她回去的时候重新修好了。
因为互相喜欢,所以互相珍惜,所以互相为对方付出。圆圆小,却从小听话懂事,孝顺爸爸妈妈,乖乖上学,不与邻居小孩爬树,乖乖读书、服从学校的安排认认真真工作,在爸爸即将病逝的时候辗转于学校和爸爸所在的治病的地方,照顾妈妈的情绪,也曾受托于爸爸照顾妈妈,自己生病了就乖乖躺在医院里面,却又可以变大,和爸爸一起组队戏弄妈妈。
他们一家三口相互依托、圆圆随了爸爸妈妈的性格,淡泊名利、本本分分、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与世无争,独自在各自的天地里相互守望静静绽放,这样一种情感让人动容、让人内心得到净化和感动。我们这个社会哪里还有这样的情感呢,我们不过是更多的在乎自己在一份情感里面自己能够获得什么,一直在计较自己的得失,却鲜少有人去衡量自己付出了什么,所以很多的情感都慢慢的变得复杂,失去了一种纯粹干净的感觉了。
从这本书里面,更加应该学会的是如何去爱。
3.摘要:
1.中书这段时间只一个人过日子,每天到产院探望,常苦着脸说:“我做坏事了。”他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我说:“不要紧,我会洗。”
“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他就放心回去。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我问明是怎样的灯,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下一次他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我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
我说“不要紧”,他真的就放心了。因为他很相信我说的“不要紧”,我们在伦敦“探险”时,他颧骨上生了一个疔。我也很着急,有人介绍了一位英国护士,他教我做热敷。我安慰中书说:“不要紧,我会给你治。”我认认真真没几个小时给他做一次热敷,没几天,我把粘在纱布上的末一丝脓连根拔去,脸上没留下一点疤痕。他感激之余,对我说的“不要紧”深信不疑。我住产院时他做的种种“坏事”,我回寓后,真的全都修好。
2.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中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4.提交人: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