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天胞疮被归类为"湿疮"范畴,其发病与脾肺功能失调有着密切关联。这种病症常表现为皮肤突发水疱、渗液,伴随明显瘙痒,严重者可见皮肤溃烂。中医认为这是体内湿浊郁久化热,外发肌肤所致,与饮食不节、环境潮湿、情志失调等因素互为因果。
日常预防重在调理脾肺功能。饮食方面建议遵循"三宜三忌"原则:宜食山药、芡实等健脾之品,宜饮菊花、荷叶等清透之茶,宜用陈皮、砂仁等芳香化湿之物;忌食海鲜发物,忌饮冰镇冷饮,忌食过甜腻味。
起居调养要注意保持居所通风干燥,被褥衣物定期晾晒。可每日晨起练习"六字诀"中的"呼"字诀,通过特定呼吸方式调理脾脏功能。情志方面要保持心境平和,避免忧思伤脾,可通过静坐冥想等方式放松身心。
治疗天胞疮的代表方剂健脾祛湿汤,其组方体现了"健脾为本,祛湿为标"的治疗思路。
方中君药为炒白术、党参共奏健脾益气之功;臣药茯苓、泽泻协同利水渗湿;佐以黄芩清热燥湿,白鲜皮祛风止痒;使以生甘草调和诸药。
煎煮时需注意:白术、党参需先浸泡30分钟;黄芩后下,煎煮时间不超过15分钟;药液宜饭前温服。配合治疗期间,可用马齿苋30克煎汤外洗患处,每日一次,辅助消炎止痒。
防治天胞疮需要建立整体观念,既要重视药物治疗,也要注重生活调摄。患者应建立规律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睡眠;保持适度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柔和运动;注意皮肤护理,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护用品。通过药物与调养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