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子驶离高速时,雨丝正斜斜地织着。柏油路渐渐变成坑洼的水泥路,两旁的白杨树叶在风里哗哗作响,像无数双挥动的手。已经三年没回乡下老家了,后视镜里的城市轮廓越来越模糊,心里却有种奇异的松弛——像是把攥了太久的沙慢慢松开,那些被写字楼灯光和地铁报站声填满的日子,正一点点被田野的潮气浸透。
村口的石桥还是老样子,桥栏上爬满青苔,石缝里钻出几株狗尾草。三叔在桥头等我,接过行李箱时说:“你奶奶走后,这院子就没怎么动过,藤椅还在阳台上呢。”我“嗯”了一声,喉咙却有些发紧。
推开斑驳的木门,铁锈的门轴发出“吱呀”一声长叹。院子里的石榴树比记忆中粗了不少,枝头挂着几个青黄的果子。西厢房的窗棂积着灰,阳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格子状的光斑。转过影壁,就看见阳台角落里那把藤椅了。深褐色的藤条盘成细密的网,扶手处被磨得发亮,椅面凹陷出一个温和的弧度,像是盛着许多个晒太阳的午后。三年过去,它像一位沉默的老者,守着满院的寂静。
我放下行李,径直走过去坐下。藤条与身体接触的瞬间,传来熟悉的微凉触感,椅腿在地板上轻轻一晃,发出细碎的“咯吱”声。这声音像一把钥匙,猛地打开了记忆的闸门。
那年我七岁,也是这样一个雨天,奶奶把这把藤椅从老宅挪到新家。她用粗布蘸着肥皂水,一点点擦去藤条上的泥垢,额角渗着汗珠,却笑得满脸皱纹:“这椅子比你爹岁数都大,当年我嫁过来时,你太奶奶给的陪嫁。”我趴在旁边看,数着藤条交错的结,数到第三十七个时,她突然从围裙口袋里摸出颗水果糖,玻璃糖纸在阴雨天里也晃出虹彩:“数累了吧?含颗糖,甜丝丝的。”
后来每个夏天的午后,藤椅都是院子里最热闹的地方。奶奶坐在上面择菜,竹篮放在脚边,豆角、茄子、青椒在她手里转着圈,很快就变得干干净净。我要么趴在她膝头听故事,要么蹲在旁边玩泥巴,藤椅的“咯吱”声和她的唠叨声混在一起,成了整个童年最安稳的背景音。
她讲的故事总带着泥土的气息。说太奶奶年轻时,靠着这把藤椅给人缝补衣裳换口粮,有次大雪封门,就坐在藤椅上给襁褓里的爷爷唱童谣;说爸爸小时候总爱在藤椅上打滚,把藤条压弯了好几根,太爷爷气得举着扫帚追,最后却坐在藤椅上笑出眼泪。“物件啊,跟人一样,得经事儿。”她边说边用手指摩挲着椅面上一道浅浅的刻痕,那是我换牙时不小心咬上去的,“你看这藤条,看着软,骨子里韧着呢,风吹雨打都不怕。”
有次我发高烧,夜里翻来覆去地哭。奶奶把藤椅搬到床头,抱着我坐在上面轻轻摇晃。藤条与地板摩擦,发出单调的“沙沙”声,她的手掌贴在我的额头上,带着常年做家务的薄茧,却异常温暖。“不怕啊,奶奶在呢。”她哼着太奶奶传下来的童谣,调子软软的,像晒过太阳的棉花。迷迷糊糊中,我看见月光顺着藤椅的缝隙漏下来,在墙上拼出细碎的光斑,那些光斑随着摇晃慢慢移动,像奶奶没说完的故事在游走。不知过了多久,我竟在藤椅的摇晃里沉沉睡去,第二天醒来时,烧退了,奶奶却在藤椅上打盹,晨光落在她银白的发上,像落了一层霜。
后来我去城里读书,藤椅被留在老房子的阳台。每年暑假回去,它总在原地等我。奶奶的背更驼了,坐进藤椅里,整个人像被温柔地托住。她会指着椅腿处一道新添的裂纹给我看:“去年台风天,它被吹得差点翻了,我拽了半天才按住。”说这话时,她布满老年斑的手轻轻拍着藤条,像是在安抚一个老朋友。我给她讲城里的事,讲高楼大厦,讲地铁有多快,她总是笑眯眯地听着,时不时问一句:“那地方的太阳,有咱院子里的暖吗?”
有一年冬天,我带回去一件新买的羊毛衫,她摸了又摸,说:“针脚太密了,不如手织的暖和。”说着就找出毛线,坐在藤椅上给我织毛衣。藤椅放在窗边,阳光刚好落在她身上,毛线在她指间穿梭,织出一行行细密的针脚。“你看这线啊,得一根一根拧在一起才结实。”她抬起头,眼镜滑到鼻尖上,“人活着也一样,得跟亲人朋友靠得近些,心里才热乎。”那件毛衣我穿了很多年,每次穿上,都能想起她坐在藤椅上的样子,想起阳光的温度和藤条的“咯吱”声。
去年秋天,奶奶走了。接到电话那天,我正在加班,窗外的霓虹灯亮得刺眼,可我觉得浑身发冷。赶回老家时,院子里挤满了人,藤椅被搬到了屋檐下,上面搭着块蓝布,像是怕它被雨淋着。
如今再坐在这把藤椅上,雨已经停了。风从敞开的门吹进来,带着石榴树的清香。我轻轻晃动身体,藤椅发出“咯吱”声,和记忆里的一模一样。阳光穿过纱窗,在椅面上投下藤条的影子,那些影子随着风微微晃动,像奶奶的手在轻轻抚摸。
我突然明白,奶奶说的“经事儿”,其实是指那些藏在时光里的温度。藤椅会老,会生出裂纹,可那些浸在里面的童谣、笑声、唠叨,那些她教我的道理——关于坚韧,关于温暖,关于亲人之间的牵挂,却像藤条的纹路,越磨越清晰。
起身时,我发现椅缝里卡着一小块玻璃糖纸,大概是很多年前不小心掉进去的。阳光照在上面,依然晃出细碎的虹彩。就像奶奶从未离开,她只是把温暖藏进了藤椅的纹路里,藏进了院子的风里,藏进了每一个想起她的瞬间。
有些离开,不是消失,而是变成了更长久的陪伴。就像这把老藤椅,它承载的不只是岁月,更是一个老人用一生教会我的:生活或许会有风雨,但只要心里装着温暖,就能像藤条一样,柔韧地挺过所有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