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周日例行复盘时间, 这是重启周复盘的第 11 周。
一、本周值得记录の小成就(20200720-0726)
本周计划完成度…… 也就 50% 吧 😞 不过收获到两份小确幸(详见下文),还是很开心的~
1,本周公众号更文 7 篇,妥妥的💪
2,完成《北欧神话》书评,又一次被网易纳入特色内容优选了哈哈~
3,完成《衡量·团队管理》课程语音打卡+视觉笔记输出 5 张;
4,《畅销书女王张爱玲的 33 堂写作课》书评进度 80%;
5,《柠檬桌子》阅读进度 50%。
二、本周の思考
关键词:打脸、正反馈、印象识堂、网易号
这周差点就不想写复盘了,打脸真心有点严重 🤦♀️,计划只完成了 50%,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错误估计了自己写书评的磨叽时间。
也不知道为何,每次写书评都很拖延,严重怀疑是属于拖延症中的“完美主义”倾向问题。每一次总希冀着可以写出让自己满意的文章,但明显现在功力还是不到家嘛,所以就这样,很早就把书看完了,但是写书评都得耗上我几乎一周的时间,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琢磨着从哪个角度写,结果到看完书后一周才勉强写出来。之所以不得不写出来,那也是因为约定书评的时间到了,必须交货好么!
明知这样的状态很不好,越是害怕写不好,越是拖着不开始,可是越是拖到最后,越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好好写好好修改…… 这简直就是一个恶性循环好么!!!
可是,问题都知道,要怎么下手去调整呢?或许还是得先逼自己多写吧,写得多了,自然就不会那么纠结了,不会纠结于所谓的完美,不会因为肚里没素材而卡文,不会因为耗时太多,反而占用了可以用来持续输入的时间……
就像视觉笔记一样,刚开始的时候也是效率很低,也是各种纠结,总想着要出来让人惊艳的完美笔记…… 但是当一段时间后,习惯了每天都要输出一张视觉笔记后,那么为了能够还有时间做其他的事情,就不得不让自己真正从行为上接受 “先完成再完美” 这个做法……现在看来,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嘛。
所以,回到写作这个问题上,要解决因所谓的“完美主义倾向”而导致的拖延症,或许也得像视觉笔记那样,让自己先习惯书评的完成,从数量上打败拖延症。而后能够控制写作效率后,自然也就有更多时间可用来仔细研究和学习好文章的写作手法了,不是么?
事实上,相较于以前一个月写不了一两篇的书评而言,其实还是有进步的,至少目前可以达到一周一篇书评的节奏了,虽然是外部给的压力。不过,能见效就好。那么接下来,再努力争取两周 3 篇书评的节奏吧~ 就这样,慢慢的,让自己习惯这样的写作节奏。加油吧!
最后来嘚瑟一下本周的小确幸吧,都是很意外的两个正反馈激励。
一个是之前参加印象识堂的结构化写作活动,写了秋叶大叔的《写作 7 堂课》的书评,刚巧就是用了黄金圈的结构化写法,很意外地获奖了,收获一张印象识堂的作者名片+中信新书《精进有道》一本,开心 ✌️
第二个就是今儿一早收到网易号的通知,4 天前发布的茅盾《北欧神话》的书评又一次被纳入特色内容优选文章啦~ 哈哈哈,真心发现和网易很投缘呀。这已经是在网易号的第三篇优选文章了,嘻嘻 😁
借着这个事儿,想建议喜欢写作的朋友们,有精力的话完全可以考虑多平台发布文章哦。一来收到正反馈的时候会让自己更有动力继续写作,二来也会更有目的地去写有读者对象感的文章,而不仅仅是满足于自我表达的书写。
在我看来,写给自己容易,写给读者看还是要颇费一番心思的,可是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锻炼出自己的写作和思考能力,不是么?
嗯,就这样吧,这周复盘先到此为止啦,我们下周见~
三、下周の计划(20200727-0802)
👉 专注目标:书评+效率管理 👈
1,继续日更公众号,周六放空;
2,继续完成《畅销书女王张爱玲的 33 堂写作课》书评;
3,读完《柠檬桌子》+ 书评;
4,印象识堂共读《科学学习》+至少 1 篇读书笔记;
5,阅读 1000 多页的《巴别塔》,每天计划 200p(好想哭,可是自己约的书,哭着都得看完,还得写书评😭)
6,尽量抽时间阅读约书《我是文学家 : 郭德纲讲文人侠骨》+《于谦杂货铺》(书评估计得排下一周了);
7,继续《衡量·团队管理》课程语音打卡+视觉笔记输出 5 张(#10-14)
8,有时间就写一写 7 月总结吧(备选)
四、下一步待完成计划
1,秋叶大叔的视频号课程回放;
2,阅读《涂鸦笔记》+《创意沟通,都是画出来的》;
3,读完张萌的《精力管理手册》+《番茄工作法》,择重点输出视觉笔记;
4,《黄碧云的小店创业课》 &《人生十二法则》视觉笔记(只能让你们继续排队等着了😓)。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