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塔,也就是人生的目标,有目标的人生才能走的更快更远。
作者义无反顾地离职以后,所有的事情并不是想象的那样顺利,命运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温柔,几经失败,迷失方向,甚至捉襟见肘。作者开始质疑过自己的选择,为什么要放着舒适安逸的生活不要逼自己活受罪,也曾多次犹豫是否是否应该再找份工作,至少可以糊口生存,至少不用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
最后,通过多次反复与内心的自我对话,发现了自己的人生灯塔(“人生关键词”)——自由、真理、分享,它像灯塔一样,指引作者如何在人生的海洋上航行,告诉什么才是内心最想要的,什么是自己真正追求的。
书中写到,在职业发展没有看到任何起色和改观,财务危机压境的时候,作者有了一次可以获得高薪的工作机会,足可以让她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通过比对自己的“人生关键词”,发现即便一时高薪使生活有了保障,但是和公务员工作一样根本不是内心所想,最后还是毅然地旋转了放弃。遵循内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从长远打算,不为一时的财富折腰,这就是作者成功的第一步。
所以,人生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它能够让站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你,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能够让你在面对生活诱惑的时候,不忘初心,始终指引向着内心不断前进。
2. 二八定律
这是大家熟悉的意大利经济学者在研究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时提出的观点,即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企业80%的业绩,由20%的人创造。在个人成长中,80%的成长也来自做对了20%的事情。
作者,明确了自己的人生关键目标之后,进而有了努力的方向、有重点地提升相关技能,坚信只需要基本掌握的技能,20个小时的有效投入足以从小白到业余水平,覆盖80%的运用场景。
关键就在于这20个小时应该投入到哪里呢?作者建议,投入到“二八定律”中那些能带来最大效益的20%的部分。
人容易沉溺于行动中的快感,殊不知如果方向错了,停下来就是进步。作者成功的一大经验就是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提倡自由思考,经常锻炼自己就一个问题写出100种不同的答案,坚持花80%的时间想清楚20%的事情。只有想清楚后,行动的方向才不会错。条条大路通罗马,重点不是怎么去罗马,而是你要首先知道你想去的地方是罗马。
3. 短期蜕变的诀窍
之所以不到1年时间内成功转型,作者给出了几点核心建议,可以使有限的时间,效能最大化,达到事半功倍。
(1)生活简单化
比如,“今天穿什么衣服”“晚饭吃什么”“周末早上是8点起床还是10点起床”等等,假设每天花30分钟来思考决定这些琐事,那么一年下来就是10950分钟。驯服”反射脑形成条件反射的窍门就在于定时定点做固定动作。
大家都知道,扎克伯格衣橱里T恤都是一样的,因为这样可以使生活变得简单。作者虽为女生,也是采取了类似的方法,尽量买套装不用考虑服装搭配;将固定搭配的上装和下装挂在一个衣架上,随取随用;固定的场景,穿固定的服装,比如运动场景、雨天场景的服装都固定排好,从一切生活细节上节省时间。
(2)早起高效
作者的高效方法就是早起,集中火力在早上6点到8点时间,关掉手机和网络全身心地投入自己要做的事情,一口气做完当天的主要任务。然后,才打开手机和网络,开始处理日常的工作事务。
作者分享到把最困难的工作放在晨间集中完成有3点好处
第1,早上私人时间,即便关机也不用担心错过重要事情。
第2,经过一晚上的休息,早上的头脑是最清醒的
第3,早上完成了当天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工作,会信心会大增,接下来的工作就会觉得很轻松,会有一种“做一点赚一点”的愉悦感。
(3)5分钟原则
现实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免不了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比如看书、工作,或者外出的时候,突然同事、朋友或者客户发来一条消息。面对这种突发事情,一个方法就是5分钟原则。简单说来就是,对完成该事情所需的时间进行判断,看是否可以5分钟内处理完。如果5分钟内可以处理完,就马上切换过去处理掉,避免占据大脑后台程序。如果不能在5分钟内处理完,就果断放进待办事项稍后处理。5分钟法则,注意目的就是减少大脑的损耗,减少分心就是提高效率。
看完这本书,感受最大的一点是万事皆有可能,自己的人生要自己做主。
容易走的人生,往往是下坡路,如果一直选择安逸,往往最后就会不安。
不要纠结眼前的得失,做喜欢的事,过喜欢的生活,做心中所想。
一步步蜕变,只要挨过黎明前的黑暗,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