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老师,我们家溜溜有没有什么毛病需要我引起注意的?”家长会后,私下我忍不住想多了解一些女儿的情况。

“别说毛病,咱们家孩子没毛病,不要轻易就给孩子贴上什么不好的标签。”针对我提出的问题,老师开始了她的一番言论:

—1—

“不要当面去否定孩子,特别是不要当着所有孩子面去指出孩子的不是,这是对孩子的尊重。因为其他孩子听见大人的数落,就会记在心里。”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其他孩子也都理直气壮地去指责她的不是,甚至借机欺负他的时候,他将会是什么样的心情。甚至可能因为所有人都异口同声地数落,孩子就从心底认定了自己就是这样的,从此自暴自弃,不再上进。”

“就像我们的孩子在班上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好,我不会当面指出。等所有孩子都去做其他事了,把他单独留下。”

“告诉他:'知道老师为什么单独把你留下吗?老师是尊重你,不想当着小朋友的面指责你。现在只有我们两人,你告诉老师,知道自己刚刚哪里做得不对吗?”

“孩子其实很聪明,他能听懂,只要我们去尊重孩子,孩子就会感受到,会承认自己的不对并且改正。”

—2—

“像溜溜不爱吃青椒,我就鼓励她试着去吃一小块,只要是孩子不爱吃的,我们不强迫她吃,但是要鼓励她去少吃一点,慢慢地孩子就会在挑食方面有所改善。”

“上次您跟我们说:'如果孩子不愿意吃就不要强迫她吃',这话就让孩子听见了。”

“等我们再次想鼓励她的时候,她就很理直气壮:'不吃,妈妈不是说了,不要再给我吃青椒了吗?',当时我们就没辙了。”

“但是,我们不放弃,继续想各种方法去鼓励孩子。前天就把小班的孩子请到班级里和他们一起吃饭。”

“告诉溜溜:'我们现在上大班了,是大姐姐了,如果我们挑食,弟弟妹妹就会学我们也挑食。弟弟妹妹还小,挑食会让他们营养不够,长不大,所以我们作为姐姐,是不是要为弟弟妹妹们做一个好榜样?'”

“溜溜一听自己是姐姐了,能做弟弟妹妹的榜样了,特别高兴,就会愿意去吃青椒,这就是很好的现象。”

“孩子偶尔有什么不好的表现是正常的,都是可以原谅的。只要我们用正确地方式去加以引导,他们都会接受并改正,真得没有哪个孩子愿意做得不好,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


经过这次倾听式的交流,教育真得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还有太多需要去学习。

反思,自己之前对待孩子的方式,只要不是触犯原则与底线,就放任自由。究竟什么是原则?哪里才是底线?会有一个标准吗?这种放任最后会不会无意间成为一种纵容?是否该适当地加以约束?

反思,当孩子放错时,我是怎样的一种态度?是当场不假思索地指责还是寻找合适地时机与孩子做一次心与心的交流?有没有给孩子一个解释的机会?

教育不是管教,是以身说教,每一个孩子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只是可能因为我们的思维局限,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与其想方设法去教育孩子,不如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能力,改进自己的行为,孩子只不过是我们镜子里的另一个自己而已。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天读李笑来老师《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专栏,感觉文中观点独到,令人耳目一新。收获如下: 明确概念无比重要 文章中说,...
    剽墨人生阅读 1,657评论 0 0
  • 你问我刺猬有尾巴吗? 这是个好问题 那你说刺猬有什么 有刺 我笑了 刺猬睡着了 他还有刺吗? 你问我长颈鹿会哭吗?...
    Serena申珊阅读 2,823评论 0 0
  • 听说,底线就是用来降低的,原则就是用来退让的,三观就是用来刷新的,还好我遇到的是你。
    李嘉乐乐乐阅读 1,742评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