轶事的好处在于能够给正史的记载打补丁。虽然只是一鳞半爪,却如云中之龙,更见其神韵。而名人轶事,正所谓“吉光片羽”,能起到“想见其为人”的作用。
一七三零年冬,十九岁的罗蒙诺索夫离开家乡,徒步来到二干公里之外的莫斯科求学。开始,因为他不是贵族子弟,接连跑了几家学校,都被拒之门外。但是罗蒙诺索夫并不罢休,后来他装做外城贵族的儿子,混入了斯拉夫——希腊一拉丁学院学习。
这个贵族教会学校,全部是用拉丁文讲课,罗蒙诺索夫连一个拉丁字也不识。在上第一堂课的时候,老师嫌他不懂拉丁文,叫他坐到最后一排去。他刚刚坐在座位上,教室的小家伙们一面叫嚷,一面指手划脚地说:“看呀,一个二十岁的大傻瓜来学拉丁文啦!”(因为班上大都是十三、四岁的孩子)
老师的冷淡,别人的讥笑,没有使他灰心丧气,他装做没听见似的,只是用心听讲,刻苦学习。不久,他就学会用拉丁文造句。老师对他的学习成绩很满意,他的座位也就一天天向前移动,不久就坐到第一排位置上了。
一七三五年,学校选“大有希望的儿童”到彼得堡科学院学习,已经二十四岁的罗蒙诺索夫被选中了,之后又因为他卓越的才能被派到德国去学习。就这样,他硬是由一个打鱼的青年,慢慢成长为一名具有广泛才学的著名科学家,被誉为“俄国科学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