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接到通知,今天省里有人来公司检查环保,所以今天比往日起得早,大清早就在清扫着厕所的里里外外。
这厕所是M公司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豪华气派,且地理位置也很优越。前临公司员工宿舍,后挨农贸市场,是老王的外甥前年当上M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之后,为美化公司环境,改变公司“脏,乱,差”的面貌,力排众议,下决心建成的。
为使厕所长期保持洁净,M公司行文规定:“厕所实行专人承包管理,对内对外实行收费。收费标准为:员工方便每次收费二角,外人每次收费五角。所收费用主要支付厕所的水电,卫生纸等日常消耗,盈余归管理者所有,多收多得,管理者工资由公司另行支付。”条件很优惠,好多临近退休的男性职工着实想谋得这个职位。
文件一出,公司人事处的主管雷厉风行,立马敲定老王是最佳人选,这职位非老王莫属。
说实在话,老王工作认真负责,吃苦耐劳,出任这一职位也是无话可说。
老王叫王建新,七十年代从农村被招入大型国有企业M公司当工人,一晃三十来年,离退休也就几年光景了。三十来年的工作经历,老王当过最大的官是“班长”,曾经也管过七八个人。得到过的最高荣誉是“企业年度先进生产者”,见过的最高长官是M公司的党委书记和局长。老王在几十年工作中也没犯过什么大错,仅有的一次就是当夜班时打了个小瞌睡儿,他照看的设备出了个小故障没及时发现,后来请人代写个“检查”,扣十元工资了事。
老王的老家很穷,读不起书,就个小学文凭。加之不善言词,又不喜欢溜须拍马和阿谀奉承,所以临近退休了也没在仕途上有个什么造化。和他同时进厂的人,有不少凭着各自的本事相继当上了科长或处长什么的,老王也不嫉妒。“他当他的官,我作我的事”,这就是老王的平常心!
老王目睹了M公司的书记局长一任接一任,一茬接一茬的上上下下,离离退退,可就是没有对他产生丝毫影响,平淡而安定是老王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写照。
其实老王这半辈子还是有值得骄傲的事儿。第一是从农民变成了工人,吃上国家粮,拿上固定工资,这是老王最大的骄傲。第二娶了个有工作的老婆,且还很爱老王,妻子也就图他为人本分,忠厚老实。老王最惬意的事是刚结婚的那几年,每次带着老婆回家过春节,那周围的乡亲哪个不羡慕?老王看到儿时的玩伴一个个黑不溜秋的土得掉了渣,站在农民堆里的他,那鹤立鸡群的感受不禁油然而生。谁工人,谁农民,看那肤色就心知肚明。
老王从没想过离退休就几年光景了,还会改个什么工种,换个什么岗位,设备操作工是准备干到退休的,就是外甥上任当了董事长之后,也从没提过啥要求,承包管理这豪华气派的厕所,他心知这是外甥给他带来的福。自打有了这个新的职位,老王心中非常愉悦,对这份工作也很珍惜。暗下决心要干好,“给自己争气,为外甥争光啊!”
“老王,你早啊!”,附近农村的刘老汉大清早儿挑担菜来到农贸市场,和老王打招呼。
“老刘你也早啊,大清早的就挑菜来卖了!”老王出于礼貌也和刘老汉打了声招呼。
“我今天的菜是自家园子里种的,不是贩来的,好新鲜,你拿一把去吃吧!”刘老汉从菜篮子里拿起一把捆扎得紧巴巴的叶子菜往老王手上递。
老王看那鲜活的,绿茵茵的菜,迟疑片刻微笑着把菜接了过去。
“老刘,谢谢你啊!真不好意思,老是免费吃你的菜!”
“就一把小菜,自家种的,还谢什么,你对我的关照还少吗?”刘老汉又笑眯眯地回着话。
自打老王管理这厕所,就和刘老汉熟识了,刘老汉到厕所来方便,老王从不收他的费。刘老汉也不小气,时不时将农村的时鲜菜蔬免费送一些给老王。
“王老,您早啊!”从老王背后又传来一声招呼。老王对这声音早已熟悉了,这是去年大学毕业来公司工作的小李的声音。每天晨跑路过这儿,小李总要跟老王问声早。不过老王觉得今天小李的招呼有点异样,平时不是叫我“王师傅”吗,怎么今儿个叫我“王老”,还把平时的“你”改成了“您”?
老王转身也向笑嘻嘻的小李打声招呼:“小李你早!”
老王没有深想小李的称呼为什么会变,继续认真地清扫着厕所内外的污物,那样的细心,老王是存心让省里的人来方便时留下一个好印象,好为外甥争个脸面啊!打扫完毕,觉得万无一失了,老王歇息着,开始想小李给自己打招呼改口的原因在哪。老王内心明白,他是公司平凡而普通的一个老员工,刚进厂时,年纪轻,师傅们叫他“小王”。后来他年长了,新来的叫他“王师傅”,同龄的大都叫他“老王”,也有些调皮的时不时叫他“王老汉”。尽管“王老汉”这称谓听起来还是有点不顺耳,可他也没太在意。心里想“随你怎么叫,我还是王建新”,老王就是这么豁达!
老王慢慢回忆着“王老”这一称呼的由来。他也知道“姓氏后面加个老”,都是晚辈对那些有渊博学识的大知识分子,或许是对那些曾有个一官半职的离退休长者的尊称。老王终于记起了“王老”这称呼最初出自M公司财务处长的口。当时听到这称呼,老王真的很别扭,好一阵浑身上下都不自在。时间长了也就默认了,心想反正对自己没有害处,连当官的对他都尊敬了,当初的不自在也就荡然无存了,谁叫他“王老”也爽快的答应着。老王还回忆起自从财务处张处长带头叫他“王老”以后,凡M公司的科级或处级几乎清一色都叫他“王老”了,不过那些普通职工对他的称谓还是没有变,要么叫“老王”,要么称“王师傅”。忽然间,老王似乎明白了小李今早改口的内涵:小李想进步了!老王想到这儿,不禁觉得好笑,内心嘀咕着:小李你想进步,要抓住重点,把握关键啊,我可帮不上什忙!老王仔细回味着别人对自己称谓的变化:进厂时的“小王”,中年时的“老王”,有些资历后的“王师傅”,非常低迷时期的“王老汉”,外甥升迁后出现的“王老”。在这几种称呼中,老王最喜欢的还是每天清晨刘老汉打招呼时称谓的“老王”,老王最不想听的是“王老汉”,感触最深的是“王老”。
是呀,老王感叹中国文字的神奇与精妙,“老王”,“王老”,两个字换个位来叫,被叫者俨然就象换了个人似的。前者是那样的普通而平淡,后者是如此的绅士和体面,没曾想他快退休了也能体面这一回。
老王更感叹中国的那句古话,“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多么的精辟!
不过老王还是在困惑着——人类为什么那么势利?!
2017年5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