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后的第一次线下活动,虽然才3月份,可是感觉今年的时光已经过去大半了~~仔细想想,确实第一个季度快要过去了,短短的3个月,收获满满,完全出乎意料,看来今年会是满载而归的一年!带着这样的感受,特别想把自己最近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特别是阅读上的收获,动力最足而且时间离的最近,印象特别深刻,最迫不及待!
一、活动情况介绍
活动时间:2016年3月20日
活动地点:五华区虹山东路巴士西苑附近,版筑翠园gadogado餐厅
活动参加者:代雯、珍妮阿朴嘉、Heidi霞子、Emily
活动分享者:代雯
分享内容:共读《如何阅读一本书》
二、组织经验
加上一次“向组织揩油”,这次是第二次组织线下活动,有些细节忘记了。。。
1、联系好场地,但是投影不会用,最终没有排上用处,好在影响不大。
2、忘记通知大家带书,参与人员不多,书搭伙将就看,刚够。
3、对于不能到场的伙伴没有及时联络他们。
4、对于活动场地要有备选方案,以往常去的场地关店,所以还好有备选的方案。要考虑准备新的场地,以防万一。
5、总结组织的经验,修改流程图,便于自己使用,作为自己的组织经验和资源。
三、分享总结
我的收获
1、重读第一篇,全新的感受
由于时间的限制,这一次的分享就打算从第一篇开始,而且第一篇作为阅读前的“准备活动”,比起后面的分析阅读难度要小的多,所以先从开篇开始尝试。重新再学习,果然体会是完全不同的。
·主动阅读
带着问题阅读,思考是主动的关键,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获取更多的知识。是一种想要获取更多知识的心态,有内在的驱动力,想要找到问题的答案,任何领域的学习都需要这种“求知若渴”的态度。反观自己,就是主动性不够,主动性不够就是目的不明确。。。边做边确定自己的目的,虽然动力还不够强大,但是“边做边确定”就是我最大的支撑,想要知道学完这本书之后能给我带来多大的改变,这就是我目前最大的期待。
非辅助的自我发现型阅读是主动性最强大的阅读,我最欠缺的就是这种自我发现世界的学习方式,总是以为要有老师、导师的指导才是最好学习方法,这个想法完全把自己限制住了,依赖别人,推卸责任,站在特别被动的角度,难怪这么长时间的学习总是不得法,效果也不好!
·阅读的艺术
什么是阅读的艺术,这个是我在读第一遍的时候就没有搞懂的问题,而且作者谈的比较分散,这一次我特别把这个关键词圈出来,记录下出现过的地方,最后我把这个词语的定义做了一个归纳。阅读的艺术就是,思考和提升自我的过程,掌握作者传达的每一种讯息的技巧,以增进理解力进行的阅读。
以增进理解力而阅读,这句话本身就带着理性和智慧,强大的能量场,被作者的这个观点震慑住了!“阅读”这两个字应该改成“学习”,任何的学习都是为了增进理解力,为了提升心智,开阔眼界~~
·管理效果公式
不敢说对这个公式有多么深刻的理解,但是比起第一次完全看不懂、不知所云的状态,算是有一点粗浅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就是以问题为导向,找到目标,检验目标的有效性(smart原则),采取合适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实现目标,再结合评估和反馈的情况,最后得到自己管理项目的效果。我的理解是可以用来解决很多问题,或者这个公式就是引导解决问题的思路,不知道如何下手的问题,可以用这个思路的引导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我的理解就是可以用来解决很多问题。
小生给了其他的思路,就是从管理的角度入手,既然是管理的效果,层次要高得多,不是站在一个执行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在面对上司沟通的过程中,用这个管理效果的思路为引导,站在管理层的角度来解决工作,更能理解领导的工作思路,从而与领导达成一致,完成有效的沟通和解决工作问题。
·检视阅读
用老大给的小建议,精挑3、5本好书,进行分析阅读,精读,在做检视阅读,以此提升检视阅读的功力,帮助自己读更多的书~~读完这本书,下一步就是做检视阅读的刻意训练。
2、大胆的“说”,跨出第一步
尝试了才知道“说”是比“写”更主动的学习方式,确定自己的思路和大纲,考虑采用怎样说的方式能够让听的人获取到我想要表达的信息,就是“怎么投球容易让对方接稳”,而且目前做不到特别深刻的解说,按照自己的理解会不会歪曲作者和老大原本的意思,让别人误会。。。这些都是思考中遇到的难题。总的来说,心中有底,思路清晰,所以这些问题最终没有成为这个过程中的“障碍”。
有了这第一次的“吃螃蟹”体验,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大的收获。在没有尝试之前,总是有畏惧的心理,担心自己说的别人听不懂,害怕自己“短路”说的结结巴巴,有过被人嘲笑、打击的心理阴影。。。总是拒绝,却有很羡慕别人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这些状态除了潜意识的情绪,更多的是没有准备,心里没有底,不知道“说”的目的,要不是这次的尝试,我也不知道说出来能带给我这么强大的力量~~
光“写”不行,“说”才是最主动的学习方式。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准备,有一点点压力,迫使自己的目的更加明确。
所以下一次我需要的不是“勇敢”,而是积极充分、思路清晰的准备。
3、思维的刻意训练
提升自己的思考能力,是我今年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被老大的强大思考能力感染和带动之下,我有了想要把自己学到的分享给大家的想法,虽然过程中有很多的准备和思考,特别是担心自己面对众人的紧张情绪,而影响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所以特别在这个部分进行了更多的方案思考和讲稿的修改。担心自己“短路”,写了脑图和讲稿,特别是脑图作为自己演讲的提示,做了反复的修改和补充,符合自己的语言习惯,让它变的通俗容易表达。
解决一个一个的问题,把它们连城一次2个多小时的分享内容,这个过程就是一次思维的刻意训练,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实践。
我的感悟
1、第一次分享,特别开心
没想到第一次的分享,出乎意料能做到流畅,虽然有极个别的小细节还是忘了说,不过整个过程还是按照既定的思路完成的,轻松愉快。而且这次参加活动的人不多,压力不大~~忽然想起阮姐之前鼓励我的的话:“整个是你的主场,你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给大家讲明白就可以了!”一直都记得这句话,要负责给大家讲明白,大家明白而且通过这个过程有所收获,这个反馈就是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
2、整个准备的过程又是一次深入的学习
比起第一次看这一部分,这次学习的的体会特别深刻,看起来内容相对容易的一篇,去掉多余的“肉”,提取的“骨架”仍然是满满的干货~~把全篇阅读了2、3遍,提取思路,自己总结要点,再看老大的分享书稿。。。经过这一次的深入学习,忽然发现作者的重点很容易找到,虽然不是一般的逻辑构架,但是他想要传达的关键点,历历在目印象深刻。
3、正能量的传递
这个是珍妮的反馈,大家的反馈,给我莫大的鼓励,这是意外的收获~~也许我说的不算深刻,但是能让大家感受到作者范多伦想要传达的强大能量就足够了,让大家感受到我迫切想要说出自己学习的感受,证明这次活动是有意义的~~
我的改变
1、积极的思考,带着问题学习,以问题为导向,明确学习的目的。
2、第一次的流畅表达,对自己就是一次莫大的鼓励和改变~~
一个行动
学习以后的章节,在后面的活动中逐一分享。
这次活动虽然开始遇到一些小小的问题,不过总的来说还算顺利,这个过程中感触、收获和改变最大的还是自己,看来想要改变说来简单,做起来不简单,这个办法一直就在脑海中——就是积极主动,越主动效果越好,越主动获得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