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没什么可企盼的了。生命它给了我那么多,现在在我拥有的这几分钟里,我感受着圆满,我对我的生命有着无尽的感恩。——《呼喊与细语》
伯格曼的一生始终在探讨人生的究竟,他如同一位堂·吉珂德式的灵魂斗士,向上帝、向死神发出了严厉的质问和深深的怀疑,他用心灵和诚实来面对古希腊以来困扰人类的哲学命题,他是一位比宗教徒还执着和虔诚的思考者。
影片讲述身患绝症的艾格尼丝试图在生命的终结处唤醒亲情,让两姐妹和睦相处。以艾格尼丝死亡之时的痛苦,去救赎姐妹之间的和睦,只希望她用死亡带走不安、拯救世人、亲人之间的和谐。
颜色设计是本片最大的特点,带有强烈宗教色彩的红白两色相结合,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
红色代表的“赎罪”以艾格尼丝替换耶稣为象征,安娜则以白色圣母为原型。安娜的设定是“完美” 的存在,也是影片中唯一一个用善意去看待世界的人,在影片中她是唯一和艾格尼丝没有关系,却也是最爱她的存在。
将她失去的小女儿情节设定在影片中,丰富人物性格,也为她如此深爱的艾格尼丝的情感做基调,《圣母怜子图》的具象表现,也更加强化了他们之间的性格关系,呈现了一种母性光辉。
影片第一个长达两分钟的镜头,展现了艾格尼丝从梦中醒来的场景。伴随着粗重的喘息声,她从睡梦中醒来,一切依旧是平淡不安,病痛以及心理的折磨使她面露难色,濒临绝望之情真实再现。紧接起身拨动闹钟,也预示了她想一切重回过去,带走一切的原罪,使生活得到救赎。
玛利亚:自私、冷漠、背叛。
卡琳:抵触触碰、害怕被爱。
极差的性格终使他们在试图缓解关系之时无缘而终。
两次看完影片最大的感觉就是真实饱满,一个表情一个动作可以窥探一个人的内心世界,家庭医生评价玛利亚的两分钟长镜头,没有场景调度的变化,只是一张呈现在镜子面前的肖像,一颦一簇,微翘的嘴角将她的冷漠、自私、背叛的情感展现。
艾格尼丝童年对于母爱的缺失促使她呼唤母爱,渴望亲情。
玛丽亚冷漠虚伪,呼唤生活
卡琳冷静绝望,呼唤真诚
安娜则是细语,低声的诉说着他们的故事,给予他们慰藉,读出他们彼此内心希望的未来。
站在宇宙中心呼唤爱,呼喊过后只剩下喃喃自语。
艾格尼丝的二次重生更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在她生前仅仅维系与依赖的亲情随着她的死亡而崩塌,重生之时没有欣喜与慰藉,反而得到的是更多的背叛与冷漠。
她的到来以及重生也将一直存在与影片中,“圣餐设立”和“宣告背叛”这两部分相矛盾的内容和谐的统一在了一起。
晚餐、红酒、破碎的杯子、逃离的妻子、默然的丈夫,预示着《最后的晚餐》的结束,或震惊、或愤怒、或紧张,都将伴随着她的死亡而一直存在。
亲情、爱情、背叛、冷漠终将没有得到和谐,众多的原罪将一直被审判。
我们选择的救赎也将一直存在,并未带走世人的病痛与罪恶。
崇尚信仰却不痴迷信仰。既肯定神的存在同时也反抗神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