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对环境日益关注,而主要目光聚焦在空气质量。但实际上,除了大气以外,水质、声音、土壤环境、生物环境等等都跟我们息息相关,它们是自然环境质量的组成部分。
中国有八大主要流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珠江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太湖流域。我收集了分布在它们流域范围的近百个水质量监测站点,选出其中 79 个目前近期仍保持更新数据的站点。我希望利用数据可视化的方式来呈现水质量,引起人们的一点重视。
(数据日期为 2015 年 5 月 26 日,点击链接可查看完整地图,推荐在电脑浏览器访问,可通过鼠标滚动自由放大/缩小、精确到监测站点的具体坐标)
溶解氧
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指标。溶解氧高,水体恢复到初始状态所需的时间短、水体自净能力强,污染不严重。在正常情况下地表水中溶解氧量为5-10mg/L,低于 4mg/L 时(水温 25 摄氏度下)淡水鱼出现呼吸困难的情况。点此查看完整地图
氨氮
水体中的营养素,可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属主要耗氧污染物,对鱼类及某些水生生物有毒害。正常浓度指标小于等于 0.02mg/L。点此查看完整地图
高锰酸钾
反映水体中有机及无机可氧化物质污染的常用指标。点此查看完整地图
pH
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大部分热带鱼生存的最适 pH值为 6.5~7.5,大于 8.5 或小于 6.5 时,水中的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硝化细菌的分解作用受阻,水体自净能力降低,水质恶化。(基本良好,没有生成完整地图)
按照地表水国家「劣五类水」标准,水质分五类,类别越高,水质越差:
- 饮用水 I 类(深蓝色) :源头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质未受污染。
- 饮用水 II 类(浅蓝色):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较清洁,过滤后可成为饮用水。
- 饮用水 III 类(蓝绿色):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过滤清洁后可用作普通工业用水。
- 污水 IV 类(黄绿色):一般工业用水区。
- 污水 V 类(黄褐色):农业用水区、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 「劣V」类水(红色):污染程度已超出可饮用范围,属无用脏水。
(超出 III 类的指标会标注出数据。)
从地图中能直观看出,全国各大流域的 pH 值基本良好,但在其余指标中不少流域的下游、淮河流域的中上游水质污染情况较严重,各大流域的监测站点都有超出生活饮用水的指标,甚至有少部分指标达「劣V」类污水级别。
局限性:
- 受自己的技术限制,没能实现数据动态更新,体现的情况因季节性受限
- 国内可收集利用到的数据较少,如能综合体现水质量的 WQI 指标(Water Quality Index,与空气质量的 AQI 对应)没有提供,少部分监测站点提供的坐标不准确、数据长时间没有更新。
数据来源:聚合数据
地图制作:Mapbox Studio
本文系 Weekly Design Challenge 系列,第十四周
Click here to see the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