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本叫做《秘密花园》的填色图书成为出版界的黑马,不但横扫图书销售榜单,而且还在各种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股风潮。一时间,买一本填色书,配上一套涂色工具似乎成为了人们舒缓压力的首选方式。英国《卫报》报道,有人甚至说自己的母亲因为填涂《秘密花园》而从亲人亡故的阴影中走了出来。
《秘密花园》真有这么大的魔力,能治疗人的心理创伤?其实这并不新鲜,在英美等国家早就有专门结合美术和心理学的一种治疗方式——“美术治疗”。在专业治疗师的指导下,你可以通过运用美术材料进行创作或者欣赏美术作品进行自我表达,比起单纯填涂《秘密花园》,“美术治疗”更具有针对性。
比如,针对积攒了很多负面情绪的人,在美术治疗中就有一种“顺势疗法”。当你想吐的时候不要说“坐下休息一下吧”,而是要说“去吐吧”,而反而会让胃更舒服一些。
乔治·克劳森的《哭泣的年轻人》,就会让欣赏者觉得这个画中的女人是在用手、脸、肩膀、膝盖甚至全身在哭泣。“想哭的时候就去哭”,这是缓解压力最好的方法。
帝国战争博物馆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里说过,看悲剧的经验会带来情感“净化”的效果。这种净化就是指消除掉堆积在胸口的情感残渣。所以当你悲伤的时候,看一部喜剧片或听一首欢快的音乐倒不如欣赏悲剧或聆听悲伤的音乐有效。
对于那些无法心无旁骛地专注于工作的人,你可能会需要欣赏一下“他人的风景”。在法国教育部有一幅这样的画,纯真的孩子们在画中展现着各自的个性:向老师积极提问的、独自看书做题的、跟着同学讨论什么的、盯着坏的了文具的、目不转睛看书的……全都是在课堂上用功的模样。
事实上,人是一种“关系性动物”,因此心理动机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其中,单纯由于他人的存在而造成的自我行为提高的现象被成为“社会助长作用”。简单地说,当你在图书馆或者咖啡厅时,如果旁边有一个塞着耳机认真做自己事情的人,你也会不由自主的集中精力。类似的事情我们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由于他人的存在,视觉、听觉上收到的刺激反应会大大提升。
在无法专心学习好工作时,这幅画自带的气质会不经意间改变你的烦躁心态。比起真诚的指点、家人的唠叨,甚至自己下定的决心,他人认真做事的风景更能成为我们积极向上的源泉。
色彩在美术治疗总是起着显著作用。色彩除了作为美学、美术学的概念,也同时有着物理学、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方面的功能,在视觉信号中,和心理有特别关系的因素便是色彩——这也是美术治疗的基础之一。
日本的色彩心理研究大师末永苍生说,色彩传递到下丘脑,通过特定的快感传递路线到达脑核,甚至能引起我们对一个事物 “好” 和 “坏” 的判断。
这种“色彩引起的判断”十分普遍。比如,日本的某个实验就发现,面试者身着黑色和白色调的灰色西装,面试的合格率会升高。而能够把人际关系处理得很好的人,通常都把橙色作为最喜欢的颜色,因为社交活动中,和他人初次见面时带上橙色的饰品都能提高佩戴者的亲切感。
01丨红色:令人兴奋
康定斯基的《正方形与同心圆》被美术治疗行业认为有神奇的治疗效果。这幅画运用了强烈的暖色,特别是对于红色的运用。视觉是相比触觉、嗅觉和听觉等对外部刺激反应最快的感觉。
《正方形与同心圆》对于红色运用能够使得欣赏者的眼睛接收到的光线,通过对视网膜的刺激使肾上腺素分泌,从而加快血液循环,提升血压和体温。这也是为什么抑郁症治疗药物总喜欢用红色来包装。
伦巴赫美术馆
另外,画面中充斥着圆形图案。在梵语中,圆形被称为“曼陀罗”,分析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对咨询者的无意识分析中发现,许多咨询者画出了类似曼陀罗的图案,之后,与曼陀罗相关的美术治疗也逐渐增多。圆形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象征着“永恒”,有着一种保护内部事物的意义。
如果我们帮这个圆形涂上红色,可以在心理上获得某种慰藉——这也是为什么绘制红色的曼陀罗这种美术治疗的方式对于治疗孕妇、中年主妇和上班族的抑郁症方面有很显著的疗效。当你在加班时体力不支时,不妨将这幅画放在自己的工位上,作为一种“兴奋剂”来欣赏吧。
虽然红色有使人兴奋的效果,但高涨的情绪也有着像缓解压力这样的反面机能,所以觉得烦闷的时候盯着红色绝对不是一件坏事。就像蒙克《呐喊》那幅不满血色的云彩,美术治疗师发现,提不起精神和情绪激动易怒的人都会选择它。
《红色的餐桌布》也是这样一幅画,在这里红色非但没有使人觉得压抑,反而拥有将欣赏者的怒火平息下来的和谐力。
艾尔米塔什博物馆
02丨蓝色:使人安静
电影《穿普拉达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 2006)引起了格外多上班族的共鸣,很多人就像女主角安德丽娅•桑切丝一样拼命工作,苦不堪言。
在工作到连身心出现状况都无暇顾及的时候,你的健康就处于崩溃的边缘。过度劳累导致的压力给身体带来的影响十分严重。持续累积压力,被称作“皮质醇”(cortisol)的激素值会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引发疲劳症状、肌无力症,甚至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美术治疗就会用“蓝色”来释放压力,因为蓝色有独特的镇静效果。
曾有心理学家做过这样的实验,把20个幼儿园小朋友分到红色和蓝色的房间里,然后通过观察发现,红色房间里的小朋友乐于做肢体游戏,而蓝色房间里的小朋友则多喜欢看书之类的静态活动。
马蒂斯的《波利尼西亚,天空》是蓝色画作中最有效的。因为色彩的联想意味着当我们看到某种颜色的同时,会通过自身的经验或者心理作用,对某些事物或感觉给出一个潜意识的反应。这种联想往往超越了个体差异,显露出社会的普遍性,成为一种象征。譬如,法国的三色国旗中,蓝色就被用来象征自由。
蓬皮杜艺术中心
而马蒂斯在创作这幅画时为了更接近事物最本质的特征,观察了超过300只鸟,并把每只鸟的形态绘制了200遍。通过这样的劳苦,创造了最自然的形态。所以欣赏者在美术治疗时看到这幅画,如同看着天空或大海,内心能够获得自由,压力也就释放了。
03丨黄色:缓解紧张
我们在一些要发生重大事情的前夕,或是对什么事情有着非常热切的期盼时,会自然而然地感到紧张。
保罗·高更的《祈祷的布列塔尼女孩》中一个女人正在做祷告,她像是在为一件即将到来的大事做祷告,但她并没有让我们感到她充满紧张和焦虑,反而觉得非常平静。那是因为,我们的情绪被画面中大面积的黄色所抑制了。
斯特林与弗朗辛·克拉克艺术研究院
在自然界中什么时候会看到黄色?谷物的成熟和太阳的光辉。如同收获时的喜悦和太阳带给我们无限能量一般,黄色始终都是一种蕴含着明快本质的颜色。
因为失误或紧张,内心感到控制的时候,应该以明亮的正能量思维去面对。长久以来,许多画家都把黄色作为希望的象征,黄色所带来的力量也不知不觉积累在我们的认知之中。如果你是在重要的会议、面试,或是考试的前夕容易紧张的人,这幅画会让你的身体得到放松。
04丨粉色:代表幸福
迪士尼的动画《冰雪奇缘》中有一首歌《For the First Time in Forever》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女主角一边唱一边荡漾在弗拉戈纳尔的名画《秋千》之中,来表达她幸福的感觉。
在树木草丛昏暗背景的对比下,粉色让人眼前一亮。粉色是一种安抚内心、缓解紧张的颜色,专业的美术治疗师甚至用以粉色为主体的画作来为那些因为抑郁症患者治疗。
在美国的某所监狱里,犯人之间的打架斗殴事件时有发生。狱方无奈之下将监狱墙壁的颜色换成了粉色,结果犯人真的平静了很多。
人们在面对被刷成蓝色的墙面举哑铃,发现他们比平时要举得快很多。而在充分休息之后,再面对着被刷成粉色的墙面,举哑铃的次数锐减——经测定发现,只在短短几秒钟之内,人们看到粉色,肌肉的强度就出现了缩减。
也许很多女生并没有想过这么多复杂的道理,就是“单纯地喜欢粉色”,粉色本身就代表着母亲的颜色,它是羊水和子宫的固有色,喜欢粉色的女孩携带着母性的本能,天生温暖优雅,而喜欢蓝色的女孩往往有很强的理性。
说起美术治疗的具体案例,著名演员奥黛丽·赫本可以称得上一个经典例子。在二战期间,赫本的父亲因为信仰法西斯主义而离开了家庭。当时10岁的赫本跟随母亲回到荷兰,在荷兰沦陷区的五年里,她常常以郁金香球根为食,并靠喝大量的水填饱肚子来避免饥饿。这使赫本患上严重的营养不良、贫血症和呼吸系统的疾病,以及瘦削的身材。就是在这种艰难的环境下,赫本选择用绘画来对抗身体的饥饿,治疗内心的创伤。
事实上,儿童一般很难用语言表达自己,特别是自闭症儿童,在上述奥黛丽·赫本的经历中,画代替语言,以一种“感觉”的形式来有力地表现出他们的内心世界的同时,也帮助她正视并勇敢地面对了童年的创伤。
在中国,美术治疗的应用实际上早已推行了很年多。“5·12”汶川地震之后,为帮助灾后儿童的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师便采用了美术治疗的方式。儿童们将创伤记忆以绘画的方式与美术治疗师进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信任关系,以打开心扉将注意力转移到积极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