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时间当作朋友》第二点
运用心智,获得解放
这不是一本讲时间管理的书,无论是谁一定会在某个时刻意识到自己时间的宝贵,但是管理时间这个说法却极其荒谬的,因为这根本就是做不到的事情,时间是无法管理的,无论你做什么,时间都在流逝当中。时间是无法管理的,我们顶多做好测量时间的工具,但是我们根本就无力左右它。
理解:时间是无法管理的,无论你做什么时间都在流逝当中。这个事实我得认清并接受,不要总想着时间还很多,其实做起事来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了,就好比现在都6点多了,还没为小宝贝准备好晚餐,不是我没有准备,是在煮却还未熟。是因为学这本书而推迟了做饭时间,是因为睡午觉时间长了推迟了学习时间,是因为以为学这一知识点用一个小时就够了,实际需要两个半小时。所以不要总以为时间很多,当实际去做了就知道时间不够了,却又无力左右它。所以需要做好测量时间的工具。
如果你想打开一扇门,可是这扇门上有一个锁,我们就会想拿钥匙打开,可是钥匙在哪里呢?既然门是被锁上的,钥匙一定不会是插在锁眼里。没有时间了,就像一把我们想要打开的锁一样,那么我们想要摆脱这种尴尬,死死地盯着这把锁看是没有用的。
疑问:这段话看似简单,但我暂时不明含义。
时间是无法管理的,承认吧!你对时间的流逝根本无能为力。我们需要管理的根本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我们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却又生活在自己的那个版本中,改变自己就意味着属于自己版本的世界也为之改变,其中也包括时间这一个属性。
疑问:对于最后的这句话不是很懂。时间的属性?时间的属性是什么?
这本书所提倡的是我们必须打开心智提高思考能力之后才能够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这样时间才是朋友,否则时间它就是敌人。管理时间和管理自己不是一回事。我们找到问题的根源才有希望解决它,没有时间了就是那把锁着的锁,而我们自己就是那把打开锁的钥匙,管理自己所强调的是一个主体,管理时间则是强调手中的工具。
理解:这段话让我理解了前面所说的将时间比作锁,将我们自己比作钥匙。而我们自己才是管理的主体。
很多时间管理的方法论不是没有用,而是拿在心智尚未开启的人手中没有用。
疑问:心智开启的人是怎样的,心智尚未开启的人的表现有哪些?
这本书也不是一本成功学的书,成功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过去不是,现在不是,未来依然也不是。而对于我们自己来讲,基于比较的成功观其实是害人的,相比于追求比较的成功观,成长才是我们最最重要的,而且人人都可以做到,人人都应该去追求的事情。
疑问:基于比较的成功观其实是害人的,是说成功励志的那些书是害人的?理解: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很容易地做到每天成长一点点。
这本书没有什么惊天大道理而都是非常简单的东西,有用的道理往往都是简单的,甚至简单到我们不由自主忽略它的地步。这本书叙说着各种常识,而这些常识在此之前没有被普及和理解。
理解:没有被普及和理解的常识常被我们忽略。
这本书不是鸡汤式的,它其中没有任何的安慰,不是写给脆弱的人看的。脆弱的人才需要安慰。现实就是那么残酷,生活就是那么艰难,无论什么时候都一样。只有坚强的人才能接受现实,而只有接受现实才能运用心智做出理智的决定,才能成为时间的朋友。
理解:现在我接受了为了这个家庭能维持正常的生活,我和大宝贝需要各奔东西,大宝贝需要到远处工作,不能常陪在我身边,不能天天见面,而我现在也只能在家养胎并照顾小宝贝,跟爷爷一起生活并且不能出去上班,没有很实际的收入这个现实,那现在的我算是坚强的那类人了吗?
能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我们自己,靠积累让我们自己不断地成长,唤醒我们对于很多有用但很简单道理的重新认识。打开心智,用正确的方法去做正确的事情,时间才会成为你的朋友。
心智:一个人过往获得的一切知识以及经验的总和。其中包括了一切知识和经验所造就的思维方式和思考模式。心智和智商完全不一样。打开心智是一生的聪明人。
所谓的聪明人是拥有智识的人,对智慧有正确认识,对于人生有合理安排,知道什么东西是好的。其次他相对于普通人,他们更相信规则,更能够和陌生人达成合作,更善于理解抽象的概念,更愿意探索未知,更能够承担风险,因此他们更有可能深居现代社会的精英阶层。这样的人一定是打开心智的人,这样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认知维度更高级的人,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源于终身的学习和时间的积累。
心智的概念和我们提的认知很相似,它就是我们脑子中那个可以不断升级,不断迭代,不断完善的操作系统,其中需要强调的一点,我们需要学习观察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我们要用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我们要学会观察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我们要用大脑控制自己的大脑,我们要学会把自己的思考作为思考的对象,这是打开心智的窍门。我们的大脑并不隶属于大脑而是隶属于我们,要分清这个主仆关系非常地重要。
《未来简史》所说的体现自我和叙述自我的概念。开启心智就是强化我们的叙述自我。这个道理极其简单,但被我们大脑所忽略。
时间总在过后才显得飞快。怎么运用心智去思考这句话?
过程:时间总在过后才显得飞快。对的。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然后我们开始观察自己的思考过程,如果这个感觉是真的,那在此之前为什么我会忽略了这个事实,我错过了什么事情吗?如果它是对的,那么从现在开始我应该如何去思考,如何判断又如何行事呢?我还有什么应该去修正的呢?自己想想这几个问题。
这个思考的过程和答案没有人可以为你代笔,每个人所要的都是自己才能给的答案,在经历了这个思考过程之后,这句话对你来说才会发生效用。所以为什么总是有人说听了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我们这一生,因为你只是过耳听了而已,而连正确的思考都没有做出,就更不用说用它来改变自己的行为。那如果听道理都能改变人生的话,那天理又何在呢?
理解:就像我听这本书后的理解也会跟你们理解的不同。每个人所要的都是自己才能给的答案。
再比方说,打开心智的人在看书阅读的时候时刻都能注意到自己的思考并随时对自己的思考进行反思,校验,修订还有升级,就是因为如此,他们在读书时除了读到文章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之外,他们还可以观察到作者的思维方式,发现与自己思考问题不同的地方并进行反思,那如果作者思考方式有可取之处,他们开始考虑他们自己的思维方式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做出调整。就是这样,我们都看同一本书,我们都听同一节课,我们同样知道那么多道理,但是我们思维方式和那些开启心智的人不一样,所以我们的收获也是完完全全不同。
运用心智的力量就是我们说的自我认知和认知升级的方法论。心智是时间这本书的第一概念。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作者用原认知的概念来定义心智。
我们要学会跳出自己的思维局限,把自己的思维模式当成我们观察的对象,站在第三者的角度来辨别我们的思维模式到底是不是对的,以及还有哪些不足。我们不是受大脑支配的,我们自己才是大脑的主人。要完全理解这个概念不是很容易,但是一旦听懂了去付诸于行动的话却是异常简单。希望你能体会到其中的含义。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有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是不能够被剥夺的。自己可以控制自己的大脑而不是被自己的大脑所左右。在最艰难的那段岁月里,他选择积极向上的态度,没有悲观绝望,反而他在脑海中想象了我自己重获自由之后该如何站在讲台上把关于集中营的心理学讲给来宾们听。凭着这种积极乐观的思维方式尽管身处集中营,他的心灵可以越过牢笼的囚禁,在自由的天地里任意翱翔,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运用心智获得解放,不要让自己跟着感觉走,成为大脑的奴隶,而是翻身成为大脑的主人。人与人之间,心智的力量就是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最终人和人才天差地别。
定义:一个人所有的经验和知识的总和。无论是吸收知识还是总结经验都需要经过正确的思考才能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里每个人的认知都会根据新的知识和经验或者巩固,或者调整,或者否定,或者推倒重建,所以说心智上不封顶,这是一个没有尽头的追求。
当我们学习一项技能时都会问学这个东西有什么用?在没有学会它之前,我们只能够回答不知道有什么用,而不知道有什么用正是大多数人不去学习的原因。而同时也有另一部分人没有想过这个东西学来有什么用,他们还是去学了,那在一段时间之后,学会了这个技能的人自然而然地找到了它的用处,也享受到它带来的好处。这个经验就变成了他心智的一部分,那再遇到新的学习机会的时候,他们也不会管有什么就去学习,这样一来,我们也就理解并且相信技多不压身的道理。而没有学习这一项技能的大多数人,因为他们不曾拥有所以他们没有机会去亲身体会,那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最终得到的结论就是,你看,其实我没学它也没有什么损失,而再次遇到学习机会时,他们还是同样做出放弃学习的选择。所以在面对同一个问题就是我学这个东西看来没啥用时,心智不一样的人会做出截然相反的两种行为。
人们通常认为恰当的逻辑训练能够提高一个人做出正确选择的机率,但是在刚才的这个情况下大多数逻辑都是无能为力的。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并不罕见,相反的比比皆是。父母教育孩子时被孩子驳得哑口无言,像是这种情况并不是孩子不讲逻辑,也不是孩子的观点不正确,而是孩子根本无法理解父母传递的经验还有道理对他自己能有什么样的好处。历史上常出现这种情况,其实目的都是为了人类能有更好的明天,可偏出现对立的两派人,他们为了原本一模一样的理想而争执不休,甚至抛头颅洒热血,牺牲几代人的福祉。比方说水火不容的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而看穿这一切,摆脱自己的局限,我们需要心智的力量。
这是我听书过程中所做的摘录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