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最近一次化疗造成免疫反应剧烈,医生无奈上了激素,于是7天疗程下来,体重飙升,猫硬是胖了一圈……
清明时节雨水充沛,整天扯天扯地地下雨,我终于可以时常穿上雨靴出去趟水了~不知为何从小就对雨靴有这样的执念,必须穿上它们痛快地趟水~~现在实现了! 穿上20块钱买的雨靴,痛痛快快地趟水不停!
雨天,时间节拍越发慢下来。不出门的日子就: 阅读。画画。发呆。因为手足麻木,有时用钢笔抄抄诗,包括年轻小友寄给我的他们的青春诗作。一个用钢笔书写的世界,慢慢就回来了。手指得到活动,也渐渐的减少了麻木感。
“若无闲事心头挂,便是人间好时节。”雨水间隙也会有阳光,就可以出门外伸伸懒腰。走在路上也能觉得人们的脾气都变好了!
天天路过的天桥上,能看到烈士陵园里面那个小山丘,眼看着杜鹃花红的白的开满了,眼看着花儿又都落尽了,因为疫情管控没法去亲近,也就远远的看过瘾。不过,这天经过天桥时,远远的看到有人在小山丘上跑步呢,那么,终于可以开放啦?
一日,在财新网看到一位13岁小留学生写的归国历程,细节历历,夹叙夹议,大赞,其明晰理性还强于多少大人。据我跟踪小留学生多年的观察,这新的一代也有其多样性,而大多数孩子仍然是很有能力与潜力的,未来可期。
疫情在世界范围蔓延之时,国内城市解封、复工,只是高校仍难以开学。我那些留在四楼寝室里的东东西西,此刻应该是长满蘑菇了吧……
中山大学独不开网课,这点我很欣赏。本来研究型大学就不以上课为主业,这是真正的自主学习的圣地,就凭这一点,我为这所大学感到骄傲。
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孙先生手书的校训。这五个环节,哪一个要做到都不容易,但是,如果不对自己有所要求,大学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细雨蒙蒙中校园青翠。保留一片圣地,很重要,心中总有一片绿荫,足够清凉。
南校园内陈寅恪故居是十多年前开始朝圣的地儿,每一两年去一次,眼看着从破败房屋一步步重新修葺成小小博物馆……那一片青草地倒是保留原貌的,令人放心。青草地侧边,如盖的大雨树是亚热带的标志,静止在酷热的空气里,荫护这片清凉地。
做学术是慢的,今古中外皆同。慢有慢的道理。想快速出成果成名成家的,正是过犹不及,欲速不达。学术是追求真理的道路,走得慢可以看风景,走得快容易掉坑里。
学术共同体是我见过的少有的无形而有大美的所在。真是幸运能亲近芳泽,知道世外还有这么美的所在,很是安慰。
“总有人要变成盲人的道路,歌的道路
总有手伸向灵魂的国土” (顾城,1984)
与王小波说的,“有一天我死去了,但是追求真理的路上还有许多人走着,想到这个就高兴”同样道理。这是属于人类的共同幸运。
一转眼,斯人已逝23年。
好在有他留下的文字,知道路上曾行走过一个有趣的灵魂,很好。
如果活着,该有68岁了,真想不到老年的他是什么样子,大概仍是个蔫蔫的老头儿?只是不改风趣幽默?
又或变肥胖了也说不定。人间的事,难以预测,正如我那因为激素而猛长的身体,仿佛再来一次青春期似的——做梦吧!
202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