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一盏灯照亮晚行的路,一段话语点醒梦中人,一本书唤醒万千感慨。茫茫书海里,你还记得哪本书?就以一本书的故事给我们分享你的阅读史。
回想自己读过的书,无论是书店里看到的,还是图书馆借的或是买回家的,倒也不在少数。但真正让自己刻骨铭心的为数还真不多。上学时代,《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等图书让自己彻夜难眠,甚至感动得泪流满面,记忆还是比较深刻的。工作以后,读这类书籍相对比较少,教育教学类书籍不断增加,但真正影响自己并为之流连忘返多次捧读的并不多。这样的话,就更谈不上自己的阅读史,平日里的阅读只能算做一种随性的阅读而已。
仔细回想,在这为数不多的书籍中,尼尔的《夏山学校》可以算做一本对自己影响较大的书籍。书中所描述的学校教育,也正是自己所追求的教育境界。
曾经,和一位家长朋友也是一位懂教育的建筑行业的老板有过一次深谈。和她谈起孩子的教育问题时,我们互相交流了各自的想法。她说自己特崇拜咱们的国学经典教育,特想把孩子送到那样的学校,更想建一所理想的学校,那里的孩子没有烦恼、没有恐惧,自由自在。然后,我又谈到读过的《夏山学校》这本书。我俩谈了好久,为有共同的理想抱负相互庆幸着。她还说等她建成学校后,让我过去和她一起投身教育实践,去实现我们彼此的梦想。虽说没能梦想成真,但至少遇见过这样一位志同道合者,便已足矣。
夏山学校创建于1921年,位于英格兰东萨佛克郡的里斯顿镇,距离伦敦约有100英里。
夏山学校刚创办时,有一个基本的理念:让学校适应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适应学校。夏山开始时是一所实验学校,现在却非如此,它已成为一所示范学校,因为它证实了“自由发展”是行得通的。
夏山学校的诸多理念都很不错:让活泼可爱的孩子坐在课桌前学习没什么用的东西,这样的学校是坏学校。普通学校那些教育方法都是错误的,因为那些方法是以成人的观念来决定孩子该怎样成长和学习的。坚信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而不是邪恶的。
夏山学校,孩子们上课是自由的。在这里,孩子从怕上课到愿意上课一般平均需要三个月的时间。夏山学校的师生们也痛恨考试,大学入学考试是个紧箍咒,这里的老师也不能拒绝教学生那些必修科目。只要考试制度存在,便不得不对它屈服。在这里,只有想进大学的学生才对考试感兴趣,且在应付考试上,他们似乎并没有碰到特别的困难。即便一次没能成功,也会再接再厉。
夏山学校是世界上最快乐的学校。在这里,很少有想家的学生,吵架难免但打架很少;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爱意味着对孩子的肯定,这对任何学校都是极为重要的。假如惩罚或责骂孩子,便不可能和孩子走到一起,夏山的孩子们是被肯定的。
夏山学校理想的师生关系:对所有老师,学生们都直呼其名,而不是某某先生或老师。在夏山,每个人都享有同等的权利。夏山的孩子没有恐惧,而无所畏惧是孩子所能得到的最棒的礼物。当孩子不知恐惧为何物时,他们就很容易和陌生人接触和相处,夏山的孩子对客人和陌生人特别友善。
孩子们应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志生活,而不是望子成龙的父母或自以为是的教育家的看法,家长与教师的关心和指导只会造就一些机器人。如果你强迫孩子学习音乐或其他,就不可避免地会让他们失去意志。夏山学校创办人尼尔用六十年的时间,终于证明“自由发展”的教育是行得通并且值得做的。
多想让自己永远沉浸于夏山学校之中,我不是逃避现如今的教育,更不想对当今的教育体制品头论足,我只是希望自己也能如尼尔那样,能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只要坚信孩子的天性是善良的而不是邪恶的,让我们的孩子无拘无束地从事自己所喜欢的活动,让一个个贝多芬、爱因斯坦、爱迪生等从我们这里走出去。
正因为自己的喜欢自己的职业,我的阅读都是围绕教育、成长进行的。学生时代,小说作品读得并不多,大都是以杂志为主。《演讲与口才》、《青年文摘》、《读者》等,如今家里还收藏不少这类杂志。再后来,工作以后,阅读也没有特别的分类,遇见就是最好。《万历十五年》、《杀死一只知更鸟》等小说类书籍读的不多。教育教学类的理论、随笔,班主任方面的管理方法技巧,心理学、教育学方面的书籍相对多了点,为的就是想多涉猎一些有助于实现教育理想的知识,积淀自己,成长自己。回想自己的阅读经历,真的有点遗憾,没有分门别类,更没有特别的研究,随意性太强,没有经验可谈,有的只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