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学离外婆家很近,一、二年级的时候,常住在外婆家。对于那时的记忆已经很模糊了,唯一印象深刻的就只有外婆和外公。
外婆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和周围邻居都很处得来,开朗爱笑,总有奇奇怪怪的故事讲给我听,还会帮我洗澡。
外公在我记忆中也是一个有趣的小老头,他会辅导我的功课,在我得了奖状之后,会得意洋洋地说这都是他的功劳,奖状应该颁给他。
大一点之后,就没有住在外婆家了。平时除非节假日之外,很少走动。随着时间推移,我和外公外婆之间逐渐变得不那么亲密。
外公生了四个孩子,大舅、我妈、小姨、小舅,我是第二大的孩子,上边有一个大三岁的表姐。家庭人数多,在逢年过节一起吃饭的时候就格外的热闹。
吃饭嘛,总离不开各种家长里短的侃大山,最常出现的话题就是我的外公。
在妈妈那一辈里,四个孩子几乎都受到过外公的打骂。在那个物质贫瘠的年代,吃不饱穿不暖,四个孩子除了小舅之外,都只上过两三年学,这还是因为外公是个木匠,有一点点微薄的收入。
妈妈说,她小时候干活会偷懒,每当偷懒的时候,外公就会狠狠地打人,嘴里斥责,手上也不停。
在长辈们的嘴里,外公几乎是恶魔的代名词,对外婆也是常常怒骂。
在表姐嘴里,小学时光也伴随着他的爷爷、我的外公的阴影,犯一点小错就动手。我不知晓那时候那时候她是否过得战战兢兢。
说来也是奇怪,表姐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爷爷还总凶神恶煞的,在那样环境下长大的表姐却变得很好。
表姐说外公的转变在她上初中之后,慢慢变得不那么易怒。
从大家嘴里,我听到的都是关于外公的各种恶劣事迹,虽然现在大家都是谈笑着说出来的,但是这毕竟是真实发生过的,那时候,在众人心里还是留下了痕迹。
我很疑惑,为什么记忆中有点皮的外公和妈妈嘴里的外公有着如此大的差距?那时候并不是外公开始变得温和的时间点,我感受到的却都是外公带给的温情。
表姐是一个很外向、很讨人喜欢的女孩子,妈妈还常和我夸起她。表弟能说会道,表妹活泼可爱,相较于他们,我和我弟简直想个异类,孤僻、不爱说话、不懂怎么交流,在人多的时候无所适从。
在大家庭一起吃饭的时候,我都是默默的吃自己前面的一盘菜,不说话,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偶尔也会有人招呼我吃块肉。
外公在这种时候也是很少说话,只有感兴趣的话题才会时不时应和一句。这样的外公,会在我小口啄食时,提醒我夹一块肉。
很难形容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在他众多孙儿中,由于我短暂的和外公居住了一段时间,意外的获得了慈爱。
表姐和她的弟弟,和外公从小一起生活,见到的是凶悍的外公。表弟和他的妹妹,很少与外公见面,接触不深。这么一想,我着实幸运。
我妈很喜欢表姐,由于表姐小时候父母不在身边,很多时候也是妈妈帮忙照看。每次提及表姐,我都会在心里不满,就像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那般,令人嫉妒。
奶奶有些重男轻女,更关心弟弟,每次双标我都很不开心。我觉得爸爸可能多喜欢我一些,只是全家的经济来源都在他那,爸爸很忙,很少见面,很少聊天。
我的成长环境让我变得内向,不善言辞,每当他们谈论外公过去的行径时,我就在心底暗戳戳的开心,因为我经历的外公,都是温柔的。
时间过的很快,冲淡了很多东西,唯一不变的,就是外公教我做题的那日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