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晚开始,雨一直不停地下,秋风夹着秋雨,空气变得湿润而寒凉,一转眼已是晚秋了,冬那家伙正在不远处招手,日子每天转呀转呀,不停地向前翻滚,一翻日历,今天原来是重阳佳节,一个非常传统的节日。
早上,邻居美女春娥问我:“你今天准备吃炒饭了吗?”“吃炒饭,为啥呀?今天为啥得吃炒饭。”我非常惊异地问她。“今天是重阳节呀!重阳节不是得吃炒饭的吗?”春娥比我更加惊异,不停地反问我。
“哦!好像有这么一回事,我怎么又给忘了呀!”几乎每年的重阳节,我总会忘了有这么一回事。“我早上已经买了虾还有板栗了,今年的板栗好贵,一斤要22元呢。”春娥一脸灿烂地笑着看我。“那咋办,我可是什么也没准备的呀,这晚上的炒饭该如何着落呢?”女儿一听,赶紧附和:“我想吃炒饭,不过,我可不吃板栗饭,我想吃马铃薯炒饭。”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传统节日。重阳与除夕、清明、中元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九”在数字中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寄托着人们对老人健康长寿的祝福。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九九重阳凝聚了中华民族千秋万代“老吾老”的浓浓深情和生生不息的民族风范。
《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贺的吉祥日子。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的习俗,庆祝重阳节一般包括登高、晒秋、赏菊,饮菊花酒等活动。
在潮汕地区,过重阳节的习俗是吃“焖香饭”,这样一种传统民俗文化,据说由来已久。有这样的一首民谣,足见潮汕人民对于重阳节的重视和敬畏。
民谣内容如下:九月九,是重阳,潮汕人,这一天,焖攀饭(注解焖香饭),食平安,这一日,是圣日,都进补,嗒埠仔(小男孩),顿田七(炖田七),通气血,肉结实,姿娘仔(小女孩),顿鸡精(炖鸡),食了面皮哙标能(吃了皮肤非常好),中老年,顿高丽(炖高丽参),食了健康到百年,是圣日,勿忘记,九九流传久久记!
在潮汕人民看来,重阳节是一个圣日,是一个转运的日子,这一天,一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吃“焖香饭”,即是炒饭,食材一般是:大米、新鲜的虾肉,板栗、香菇、瘦肉、葱花蒜苗等。虽然现在这样的炒饭,已经是非常普通的食物,天天都吃得到,但是,在重阳节这一天,吃上这样的一顿炒饭,具有非常隆重的意义。
除了吃香喷喷的炒饭之外,最主要的还有进补,小孩子炖田七,使其通气血,老人要炖高丽参,健康长寿。圣日可进补,大小保平安。这应该是潮汕人民对于美好生活一种向往和祈福,希望过一个有意义的重阳节,时来运转,健康平安。
重阳节还有这么一个传说,据梁朝吴均《续齐谐记》里记载: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重阳节适合登山,金秋九月,层林尽染,天高气爽,风清云淡,这个季节登高望远,真是再好不过了,可使人心旷神怡、健身祛病。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那么,今天你登山了吗?
重阳佳节,总是让人想起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游子思乡,于千里之外,也依然惦念。父母念孩子人生顺遂,孩子盼长辈无灾无病。
秋意深浓,天气渐寒,吃一碗“焖香饭”,喝一碗“滋补汤”,给孩子,给长辈,送去满满的温暖,愿孩子快乐成长!祝福父母健康长寿!祝福朋友们吉祥安康!
齐悦梦想大型社群 第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