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呀!欢迎大家来到狗头菌的历史频道。
今天狗头菌和大家分享一下那些不为人熟知却十分厉害的皇帝们。
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历经了83个朝代,从秦王嬴政一统天下并开始自称“皇帝”,一直到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史书正式记载的皇帝有494人(其中包括了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73人)。
有历史学家认为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上对中国古代历史进程有重大贡献的皇帝有五个——秦始皇嬴政、汉武帝刘彻、前秦王苻坚、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
这五个皇帝中小伙伴们是不是对苻坚很陌生,他为什么能和其他四位排在一起呢?
狗头菌就先和小伙伴们讲讲第一个不为人熟知的皇帝,前秦王——苻坚(公元338年~公元385年)。
(苻坚,图源百度百科词条)
历史学家陈登原认为苻坚有四大善事:文学优良,内政修明,大度容人,武功赫赫。
苻坚到底有什么本事可以获得那么高的评价?
苻坚即位之后,先是诛杀了暴君苻生,重用王猛、苻融等人,推行汉化改革,大力促进文教发展与民族融合,推动五胡汉化进程。
苻坚心怀“混六合以一家,同有形于赤子”(混一六合,以济苍生)之志,毕生以消除民族矛盾为己任,他统一北方,收复西域。而且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苻坚未有一次屠城暴行。只可惜在意图消灭东晋的淝水之战中被东晋谢玄的北府兵所击败,不但没能实现自己统一南北和消除民族矛盾的伟大愿望,还加剧了社会的动荡,最后被后秦开国皇帝姚苌所杀,真是令人唏嘘啊!如果他当时真的统一了南北,促进了民族融合,也许历史就此改变了。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第二个不为人熟知的皇帝宇文邕(公元543年~公元578年)。
在介绍宇文邕之前要先讲讲北周权臣宇文护,宇文护在三年时间里“扶三帝,废三帝,杀三帝”。于是后世戏称他为“屠龙专业户”,而这么厉害的一个人就栽在了他的亲堂弟宇文邕的手里。
(宇文邕,图源百度百科词条)
宇文邕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少数民族英才帝王(他是鲜卑族),他十七岁即位,掌握政权后为了消除宇文护对自己的威胁,并联合自己的亲弟宇文直杀了宇文护,宇文邕才得以真正把持朝政大权。
在建德四年(公元575年)他和齐王宇文宪等少数人谋划,力排众议准备率领大军围攻金庸城攻打北齐。第一次出征因为他身体抱恙而终止。
第二年,他亲自率军对北齐发起了第二次进攻,在攻打晋阳(今山西太原地区)时军事失利了,大臣们都劝他放弃,赶紧班师回朝吧,不然家底都要打光了。可他还是坚持不回去,最终在“死中求生,败中取胜”精神的激励下攻下了晋阳,还攻入了邺城,北齐就此灭亡。
自此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划入了北周版图。
宇文邕灭了北齐,使整个北方成为一体,完成了局部的统一,也为后来隋文帝杨坚统一南北,完成大一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可惜的是宇文邕36岁就没了,不然完成中国历史第二次大一统的人应该是他,而不是杨坚了。
最后一个不为人熟知的皇帝是后周的建立者郭威(公元904年~公元954年)。
(郭威,图源百度百科词条)
在介绍过郭威前,狗头菌先讲讲当时的时代背景。
我们先从唐朝说起,唐朝是公认的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朝代之一,是当时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今有岁首,万国来朝”就是形容贞观之治下的唐朝,其繁华程度可见一斑。
可每个朝代盛极必衰的规律像一个魔咒一样,唐朝也没能逃过这个诅咒。
安史之乱后唐朝开始由盛转衰,晚唐时期藩镇割据,天下大乱,五代十国的大分裂时期开始了。
郭威建立的后周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产物。
大分裂就意味着大动乱,在那个时期,各个割据政权都在改朝换代,国家统治者更替堪比撕葱换女朋友。
当时各地方的割据势力都蠢蠢欲动,毫不夸张地说当时有点势力的人都想当皇帝。
其中有一部分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绿林草莽就凭“打架厉害”当上了皇帝,当然这样的人当皇帝只是为了吃喝享乐、纵情声色,根本不理朝政,不关心老百姓的死活。
这种靠“打架猛”当上皇帝的人他的手下自然也是一群乌合之众,他们看到自己的老大当皇帝十分享受,于是也大着胆子把在皇位上的老大拉下马,自己登上了皇位。
所以当时称帝的人是一个比一个短命,在位时间当然也一个比一个短,其中在位时间最短的是后唐唐闵帝李从厚,他在位五个月就被人刺杀身亡,年仅二十一岁。
书上都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当时的五代十国乱了那么长的时间,却还是没有一丝天下大合的迹象。
直到郭威的出现和后周的建立,才有一丝乱世要结束了的迹象。
郭威出身贫寒,年轻时胆大心细,靠自己白手起家闯出了一些名堂,放到现在就是典型的成功人士。
他在李继韬、李存勖(后唐开国皇帝)、李嗣源(后唐第二代皇帝)、石敬瑭(后晋开国皇帝)手底下当过打工人,最后因为作战勇猛,得到了刘知远(后汉开国皇帝)的赏识,还帮助刘知远建立了后汉集团。
郭威凭借军功一步步爬上枢密使的高位,在后汉朝廷中混得如鱼得水,后来还掌握了朝廷的大部分军权。
刘知远驾崩后,汉隐帝刘承佑即位,郭威受遗诏成了顾命大臣。
当时郭威和其他几位顾命大臣的权力实在太大了时不时地顶撞小皇帝刘承佑,刘承佑当时虽然年幼但是哪里受得了这个气,于是整天净琢磨怎么弄死郭威。有一次趁着郭威北上御敌,小皇帝刘承佑居然把郭威一党的人杀了个遍,郭威得到消息后自然不肯罢休,立即带兵返回了京师开封。听到郭威打算回来与自己鱼死网破,刘承佑居然自信心爆棚以为自己可以搞定郭威,非要亲自领兵和郭威正面刚,结果郭威都还没出现,他就被乱兵给砍了,小皇帝刘承佑卒享年20岁。
郭威也就不费吹灰之力回到了京师开封。
但是朝中群臣们却拥立刘赞登基,郭威也就暂时放弃了称帝的想法。等一切稳定之后,郭威让手下将领向朝廷传回假情报契丹要南下进犯了,于是借口需要带兵御敌。
郭威也就顺理成章地领兵出城,到了澶州,数千将士发动兵变拥立郭威为帝,还把黄旗披在郭威身上,郭威“被迫黄袍加”身。
于是郭威正式登基,后周就此建立。
也正是由于郭威和柴荣两个朝代的励精图治,才会有后周国力的迅速增强。
讲到这里大家是不是发现郭威登基的过程很眼熟,好像在哪里见过。对!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当年就是这么干的,但是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其实是效仿郭威的“黄旗加身”的2.0版本。
为啥两人登基的套路都这么相似呢?原来啊,赵匡胤曾是郭威的部下,他在郭威手下也是混得风生水起,在郭威自导自演的那场政变大戏中赵匡胤还只是一个配角,但是赵匡胤全程目睹了“郭导”导演的整个过程。短短十一年后,赵匡胤自己成为了主角加导演,照搬了老上司郭威的黄旗加身的夺位情节,自己登上了皇位建立了宋朝,出身草莽的赵匡胤深知后唐时期那些大哥称帝又被小弟给拉下马的情况,于是别出心裁的导了另外一部新戏——杯酒释兵权。
不得不说赵匡胤是个好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郭威泉下有知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呢?
好啦,今天关于历史上那些不为人熟知的皇帝就讲到这里了,感兴趣的小伙伴记得关注狗头菌哦,下期我们接着和小伙伴们聊聊《历史上那些不被人熟知的皇帝们》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