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有一个渐渐被人们遗忘的节日——上巳节。
这个节日原本是为了纪念黄帝的诞辰,后渐渐衍生出郊外游春,曲水流觞等活动。
所以,对于诗词爱好者来讲,这绝对是一个最为浪漫的节日。
说起诗词,我们就来讲讲王国维先生的《人间词话》。
王国维先生逝世将近百年了,但他始终留在我们心中,他的《人间词话》依然当下最畅销的文学批评著作之一。
想必即便没看过《人间词话》的人也听说过这么一句话: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敝树。独上高楼,忘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秋意渐浓,吹落了树叶,抬头仰望,眼前之景已然疏朗。登高远眺,山阔水长。心中的目标已经有了方向。
“伊人”是我毕生的追求的事业,我为她付出了无穷的精力与心血,废寝忘食,孜孜以求,身瘦带宽人憔悴,依然不后悔。
为了研究自己的学术和事业,反复摸索,不知付出几多功夫!忽然之间,一眼万年,所有的疑惑烟消云散,豁然开朗。
王国维先生当时写完《人间词话》时才三十出头,当时文坛彻底轰动了。
除去他惊人的造诣以外,还因为他的大胆。因为他在此书开篇的第一句就这样写道: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意思是词要以境界为最高标准,有境界的词就会有很高的格调,自然会出现有名的句子。
我们现在看来似乎习以为常,但是在当时来讲这是一个极为大胆的观点。
还是第一个提出词有“境界”的人。
我们都知道,词在唐末以《花间集》为兴,在宋朝达到了顶峰。
它大多是表达男女情爱的题材,是给当时青楼女子唱和的消遣,在文人看来,难登大雅之堂。
一代文豪苏轼在编自己的文集时,把词放到了附录的位置;
同样的,欧阳修也时常懊悔自己的词被收录到自己的作品集子里。
虽然后来经过发展,词的地位得到提高,却还没人敢像王国维一般堂而皇之的把词放在这么高的地位。
所以我们可以说王国维以一己之力,把词抬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虽说词有豪迈婉约之分,但是柔美似乎更像是词的主色调。
大家也许会疑惑:词人干嘛老是把自己写成一个怨妇,永远在渴慕爱情?
这个我们得提到《离骚》,从屈原开始,“香草美人”就变成了忠贞不渝的形象。
自此以后,文人在骨子里就继承了男人借女子之口,诉说自己的一片衷肠。
不知道是不是该说文人清高,他们总是不愿意把自己柔软的一面直接表现出来,而是把话都藏进了这些艳词里边儿。
正因如此,羞答答的词人始终都没敢揭开这一幕。
而正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大胆地为这含蓄却又深情的表达正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