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二年(1747年),爱作妖的爱新觉罗·弘历忽然想显摆一下自己搞书法收藏的成果。于是精选340件历代名家手迹摹刻成石,谓之《三希堂法帖》。
《三希堂法帖》共32册,在第五册的最后收录有唐末、五代书法家杨凝式的《韭花帖》。该帖凡计7行63字,位列“天下十大行书”之一。
全文为“昼寝乍兴,朝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谨状。七月十一日状”。
200多年过去之后,当初收录在册的《韭花帖》辗转到了无锡市博物馆。但没想到的是,被学术界一致指认为“赝!品!”
是谁坑了乾隆?
乾隆的审美虽然让人理解不能,但确实是一个收藏小能手,所以翠花一开始坚定地认为,《三希堂法帖》收录的一定是真品,只是在后来的流转过程中被人偷梁换柱了!不过,事实证明乾隆辜负了萃花的信任,
向来观点难以统一的学术界,这次团结起来黑了一把乾隆,认定了《三希堂法帖》收录的乃是摹本。
博物馆学家杨仁恺的观点是,清内府收藏的《韭花帖》一开始是真迹来着。但康熙一朝时,被胆大包天的鉴书博士高士奇偷回自己家藏了起来,只给皇帝留下了一件摹本。
几十年后,摹本被不省心的乾隆翻出来,不仅没发现被人掉包了,还刻成石碑、集结成册到处显摆......
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的观点就更伤人了,他觉得乾隆一家子都没眼光,从一开始收藏的就是摹本。真品从明朝末年就不知去向了。至于那个鉴书博士高士奇,他手里确实也有一张《韭花帖》,不过,是另一个摹本,就是现在台湾兰千山馆收藏的版本。
而乾隆手里的那件“赝品”,在清末时被溥仪偷出宫,建国初期在无锡市“籍没”(登记并没收),也就是如今无锡市博物馆收藏的版本。
两个馆藏版本都是假的,那真品去哪里了呢?在这个问题上,杨、徐二位的观点一致,都倾向于《韭花帖》真迹在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手中,目前,这也是学术界的主流观点。
徐邦达还特别指出,罗振玉编撰的《百爵斋历代名人法书》上册中就有真迹的影印本。并直言在艺术水平上,前面两件摹本比之真迹相去远甚。
不过,遗憾的是,真迹于1945年在罗振玉的长春寓居丢失,不知落入何人手中。
“韭花赞歌”凭啥吸粉无数?
收获大小粉丝无数,让人竞相模仿,并且连摹本都被乾隆当成宝的《韭花帖》到底有什么魅力呢?
《韭花帖》是杨凝式的代表作,内容大致为“午睡醒来尝到了美味可口的韭花,心情瞬间变得棒棒哒,一定要给送韭花的朋友写封感谢信”。
呃,萃花想说这一定是封有味道的信,韭菜味的。
此图有说是在影印版本的基础上复原,亦有观点认为是来源于真迹现任主人从信的内容我们不难看出,杨凝式很爱吃韭菜。杨凝式写信时轻松愉悦、恬然自得的心境,反应在作品上,《韭花帖》的风格同样潇洒而随意。
于字体而言,此帖介于楷书和行书之间,杨凝式在楷书中运用了行书的笔意和章法,一改唐楷的端正森严,飘洒超脱,自由纵逸。
布白舒朗,是《韭花帖》为人称道的一大艺术特色。书法作品中的字距、行距,对整体视觉章法的影响极大。《韭花帖》字距、行距之大是历代墨迹中少有的。
对比十大行书之首的《兰亭序》,《韭花帖》的字距、行距极大,而且其字距和行距并不固定,似随意却又有规律可循,前密后疏、自右上向左下呈放射状扩散,即统一又富变化,使舒朗的布局更加生动,构成了一种背景开阔、格调淡雅、气韵非凡的深远境界。
在结字上,纵览帖中诸字,结构或长或扁、或收或放、或疏或密,真正做到了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使透风。形成强烈视觉反差的同时,又不觉突兀,与通篇字距、行距拉开的处理协调统一,仿若自然天成,奇趣盎然。
乾隆应该输得心服口服!
徐邦达说摹本比之真迹相去远甚,那我们就来看下乾隆的无锡博物馆版本,在艺术造诣上和罗振玉版本相差到底有多远。
杨凝式的超级迷弟,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评《韭花帖》的一大特点为“欹侧取态”。再配合整体左疏右密的布局,《韭花帖》单体结字上呈现左展右敛的特点,而锡博本在结字上则弱化了这种种对比。
其次,锡博本采用了双钩填墨法。(先用细线勾勒轮廓再在中间空白部分填墨)但在勾勒字体轮廓时,把笔画走势上的不平行变为了平行,稍显呆板,而失了自然、灵动。
其实诸如此类的细微差别还有很多,可见杨凝式的书法造诣是再细致的临摹都无法企及的。萃花只希望真迹能够早日现世,让我们有机会亲睹其风采细细体味1000多年前那个闲适的秋日午后。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 “艺萃”(vx号:yicui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