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自己想说的,上台就能不紧张2021.06.29 【27】

今天分享一个上台演讲或表达不紧张的方法:找到自己想说的话。

什么是“想说”?许多人在表达的时候,最初遇到的问题就是“我不知道我想要说什么”。之所以觉得没有东西可以分享,有两个原因:

一,你没有仔细地观察你自己,你不在意自己,没有检视自己。

二,你不够认真观察别人,你不够在意别人;而在意别人,是推动我们去表达的强大动力。

在表达的时候,评估表达成功与否的四个关键:能说,想说,能听,想听。

这四个关键,也就是我们在拟定演讲策略的时候,需要特别重视的四个基本点。

我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有没有什么东西,是真的很想要别人知道的?

做任何类型的演讲,无论是严肃的还是轻松的,无论是上千人舞台上的演讲,还是餐桌上几个朋友之间的分享,这句话都是关键。

因为在演讲的时候,最怕的就是你没有想要分享的东西,但却被逼着硬要去分享。

比如说,在还没有恋爱经历的时候,被逼着要去分享恋爱。为了分享呢,只好去搜,搜爱情相关的名人名言,搜爱情相关的故事,甚至去搜和背别人的演讲词。

可是很有可能没有用,哪怕在台下背得滚瓜烂熟,到了台上一样会紧张、会忘词,或者是记住了,但是讲得没有感觉,因为那就不是你真正想要讲的东西。

但是:假如今天,你刚好失恋了,心里憋了一大堆的话想要控诉,对这个爱情有哲学家般的思考,你都不需要准备,不需要别人鼓励,或者别人逼你,你一定能够滔滔不绝地开始讲。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曾发现过所有独特的别人没见过的东西。

每一个人的生活环境都是独特的,我们都有独一无二的别人没有接触过的故事。

之所以觉得没有东西可以分享,第一个原因是,你没有仔细地观察你自己,你不在意自己。

你觉得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毫无东西可以讲。可是,稍微自恋一点,在意自己、检视自己,你会发现,生活里总有些东西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你谈过恋爱,交过男朋友,从这个感情里得到过感悟,这个感悟就是独一无二的。

如果你说“不是啊,大家都谈过恋爱”,但至少,别人谈的不是你那个男朋友,至少不是那个时候的他。

再比如说,我们每个人都感受过孤独,但是对于孤独的感受,又每个人都不一样。

台湾有位作家叫何怀硕,他写了一本书叫《人生论:孤独的滋味》,整本书接近300页,全都在写他自己的孤独,和他对自己孤独的感悟。

“孤独”这个看上去最没有个人特点,大家都很相似的感受,他得到了很多特别的感悟。这样的感悟对于我们来说,都是新颖或与众不同的。

我们也一样,也许我们对孤独没有那么多感受,但是我们足够在意自己的话,总是能发现自己独特于别人的感受。


当你觉得没有东西可以分享,第二种可能是,你不够认真观察别人,你不够在意别人。

比如,你看到一个房子失火了,你会情不自禁地大喊“失火了,快救火!”因为你担心有人困在里面。你看到了有趣的东西,会想要跟身边的人分享,因为你也想看到大家笑。这都是在意别人。

当一个人说“我没有什么想分享的事情”的时候,其实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你不够在乎。你分享的东西,其实可能是可以帮助到别人、启发别人和影响别人的。

这就相当于你看到了好玩的文章,但是自己留着存起来,不想转发;看到对别人有帮助的信息,当做没有看见。也许这中间没有什么对错可言,但我们觉得很可惜。

因为在意别人,是推动我们去表达的强大动力。

尤其是当你去表达的时候,如果你不是真心想说,而是像完成作业一样,应付过去,那你讲的东西是没有办法感染别人的。

当你不是真心想说的时候,哪怕再精彩的故事,也没有办法感染别人。

或许不是故事有多么精彩,因为自己非常在意这段经历,把热情投入到了故事里,就能感染现场的人。

所以,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想说,是所有表达的基本动力。如果你没有想说的东西就去表达,只会痛苦。就好像你没有想吃的,就算塞给你山珍海味,换来的也只是痛苦。

仔细观察自己,在意自己;认真观察别人,在意别人,促使我们有动力更好的表达。说我们真心想说的话,表达才更具感染力,也才能帮助自己更好的突破表达障碍。希望以上的分享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