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座城市
落满了诱惑的灰尘
想象中的你与现实中的你
谁会去覆盖谁
我,在等待
也许
你们,将在某一刻重叠
昨天跟死党一号聊天,说起前两周她去德国的事,她去德国参加为期一周的家庭治疗xx心理学的会议,居然是自费去,还背着父母,先斩后奏。(其实是奏了但不同意)。想想在厦门一个月的6、7千块钱的工资,还得付房租生活费,然后还是能这样去追逐自己想做的事情。想想惭愧啊。或许她留在北京会更好。毕竟这有更多的资源,更大的平台。
或许回到南方,在厦门会是更好的,因为以后的日子里生活压力会更大,在北京的话。即使现在在厦门的生活压力也是不小的。当然这里所谓的生活压力其实都是:买房。再往前考虑一步就是子女的教育问题。
一线城市的资源体系,确实是三、四线城市无法比的,即使是二线城市,想想周边的各种环境氛围,一线城市确实有一线城市的优势,尤其是北京。
很多时候在想,要是上一辈的父母在北京的话,现在有多好啊。当然现在这个问题轮到了自己身上了,要是以后自己的孩子也是会到大城市(国内)混的话,是不是也同样要这样来一遭。不同城市不同地方,虽然大体上大家的生活范围就是这方圆几里,但接触的东西差别还是非常大。
能想象家里路边的那群说着脏话的小孩,随便晃荡着玩耍着的。他们以后会怎样呢?其实不用担心,他们也是会开开心心地生活着,他们也是会找到工作,甚至开创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但是这其中似乎有些我们希望更好
下述摘自<离开北京3年后,我后悔了http://mp.weixin.qq.com/s/wzGRJkklYUHfeCIOkDT_Kg>
这两天,知乎有个帖子“北京的房价是不是正在透支年轻人的创造力”,里面有个高赞回答说,去尼玛的良好教育,去尼玛的最好的医疗,我要离开北京,我要住大房子,开跑车,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嗯哼,如果你打算一辈子单身,那么,这的确可以。
可是,如果你要结婚,你要有孩子,你要为了你孩子的教育质量考虑,或者,仅仅只是为了人文化境,你就会发现,三四线城市,根本无法容纳你在北京淬炼过的灵魂。
离开北京后,我在老家买了房子,心想我一个写作的人,在哪儿都可以写,安静的环境有利于创作,结果却是,买了房子两年,至今没有不动产权证,因为小县城里房管局、国土局、税务局争权夺利互相扯皮,搞不清楚如何办证;去办理身份证、各种通行证,公务人员一脸高冷加恶声恶气,在一切都靠熟人关系的“人情社会”里,我格格不入,像个异类。
我也没有朋友,我怀念在北京时,遇到的都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的话题围绕着电影,小说,剧本,创作,我能清晰感受到整个行业的脉络。而回到老家,你知道的,有能力的人,都不会留在一个没有创造力的地方。
小区里的人三教九流,孩子在楼下玩,跟小区的小朋友学了一口脏话回来,他高高兴兴拿着游戏机下楼分享,别的小朋友认为他在装逼;小地方的教育水准,则只认分数,我希望培养他一两种兴趣爱好,但没有一个靠谱的培训机构。
而反观我腾讯前领导家的孩子,比我家小朋友小6个月,但已经考了国家播音主持二级证书,从小学习迪士尼英语,老师是外教;画画很赞,身为漫画家的大熊认为那孩子美学素养很高;情商、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各项素质均已远远超出我家孩子的水平。
如果我继续留在四线城市,在大概率上,我领导家的孩子,将来无论是能力、个人素养,魅力、各项水准都远远将我的孩子甩在身后,除非出现奇迹,除非我的孩子将来智力超群成了科学家、或者他踩狗屎运成了当红小明星而且闭着眼睛一集100万,否则,我不认为我的孩子能够超越领导家的孩子,这还仅仅只是财务方面。
如果你说,这不叫输在起跑线,那我也无话可说。
如果你说,输在起跑线不可怕,那我想问问你,为什么我们不能留在北京,而北京人的孩子一出生就可以?这就是最近人们热衷谈论的话题:阶层,正在固化。
如果你说,孩子需要的不是大城市的人文环境,是父母的陪伴,爱护,教育,那我只能说你太天真,你怎知道一线城市的父母,不能给孩子关爱和陪伴?甚至,他们的教育质量,他们给予孩子的爱,要比我给的更好,因为,父母的能力、智慧、比我更高,他们解决孩子问题的能力,显而易见,也比我更高明。
年前,我们带着孩子去广州,是由广州日报发起的全国友好人家活动,接待我们的家庭,是一对双胞胎家庭,双胞胎姐妹9岁,古筝9级,待人接物极有素养,父母谈吐不凡。
我和大熊深受刺激,仿佛这才醒来,终于不得不承认,在一线城市里,你每一天所感受到的外在环境,你的见识,你所认识的朋友,你在行业里的能力,逐渐形成了一个人的性格和魅力,而四线城市里,封闭狭窄的环境,只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狭隘,越来越封闭。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