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来到学校,特别的声音传入耳中,那是为死去的人举行最后的人世仪式。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与我不相关的人,我并不在意,也没有悲伤,我只是担忧晚上睡觉会不会受到影响。
我听到悲痛和不舍的哭声,我希望离世的人年岁比较大,年岁大些,悲伤应该可以少一些,痛惜和遗憾也能少一些。有时候另外一个人或一些人的悲痛,与其他人毫不相干,也不必相关,你我皆如此。
早上走过,看到一只小小的雏鸟,软软地趴在地上,一点生机也没有,像是死了,它真的好小好小,我心中想:我要去触摸一下它吗?看它是否还活着吗?我闪过念头后,我小心着自己的脚,隔着距离,生怕给它再造成伤害,再没有犹豫地走远。我心中感叹道:生命还没有开始就已经结束!
我想到那很大可能是一具冰冷的尸体,哪怕是一只雏鸟,我也不敢接触,只想远离。在任何一种生灵上,都可以感受到和接触到死神。
前几天一个学生的妈妈,晚上下班时被车撞死。一个同事的婆婆,不久前突然在群里看到死亡讣告。另一个同事的妈妈,事后很久才听说去世,不知原因。表姐的婆婆,今天听我妈突然发病离世。几个月前,我家对面的女邻居因病去世。去年三月,我年轻的亲舅舅死在手术上,他还想着出院后为孙女庆祝生日。三年前,我的奶奶在早上上厕所时,摔倒时就没有了心跳。2016年10月,我的爷爷在病床上停止了呼吸。人的出生没有突然,人的死亡有太多突然。
在读高中的时候,我得知一个惊天的事情,我的好友在她很小的时候失去她的爸爸,我得知后一直谨记不能乱说话,也很心疼她的坚强和乐观。后来认识一个朋友,在聊天的时候,询问起她的妈妈,她很自然的说出:我妈妈不在了。我心中一惊,心感歉意,赶紧转移话题,能够自然的去陈述这样的一个事实,可想而知那些伤痛,后来得知她是在初中时期失去了妈妈。
几年前我和一个同事聊天,说到我要趁着清明节几天假去外面玩一下,同事她说:清明节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出去玩?我很疑惑直接询问:为什么啊?她说:我要去看我爸爸。这句话在我脑子里快速转了很久,我不可置信,立马噤声,不知道能说什么,我心被针扎了一下,一如她的心应该无数次被针狠狠扎过。
电影《送你一朵小红花》有这样的台词:人活着,都会经历失去,我们都害怕失去,但是面对这种害怕,最有力的反击就是,认真活好每一分钟,每一秒钟。说这段台词的朱媛媛演员因为疾病也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当时看电影的时候为她的演绎而触动。
人固有一死,早死晚死都得死,而当我们的生命消失时,我们对于自己的生命能得到的只有“活过”,只有那个只属于你的“人生过程”,他人记得不记得你,对于逝去的你而言还能有什么影响?
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著作《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中说:任何人的死亡,都使我受到损失,因为我包含在人类之中,因此,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几年前有人在朋友圈大约这样感触:亲眼目睹一场车祸,那个年轻人的生命永远地停在了这一秒,他上一秒可能还在想今天中午吃什么。
2025年5月26日2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