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人好!我是闫合作,今天是星期天,大家好!大家休息了,我们继续学习《学记》的教育智慧。
《学记》谈教,告诉我们,古代的教育,每一个时段都有每一个时段的培养目标,我们把它叫做教育的阶次目标。第一阶段学习的是会读书,叫离经辨志,第二阶段要会做人,叫敬业乐群。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
什么是博习亲师?这里面包含两方面,博习和亲师。博习,我们先看什么是博?至少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广博,很广泛;一个可以理解为多,很多次。习是重复,因重复多而掌握。
博习可以理解为广博的,广泛的习,或多次的习,任何能力只能习得。我们说学习学习,学了,必须习。不习无法变成自己的,无法变成自己的能力。所以古人非常强调习。
孔子说“性相近,习相远”,就是告诉我们,人和人差别不大,但是人和人的成就差别很大,就是因为习相差的太远了,习多了,你就会,习多了,你就能成为专家。
《中庸》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都是要习。“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都是强调习。博习,才能够成就我们,博习才能真正学到一技之长,才能真正拥有该拥有的能力。
不管是学习知识,还是学习能力,最重要的都是习,没有习,所学一切都归于零,所以古人告诉我们,五年视博习亲师,就看你习的够不够,见识广不广,能力强不强。
亲师,有人理解为亲近老师,亲近老师不会到五年以后才去培养,一入学就要学会亲近老师。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就是要亲近老师,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里说的亲师,应该理解为亲自为师。学到了,通过博习,自己也明白了,清楚了,就可以做老师。
做老师的根本能力,第一,首先要会读书,第二自然也要敬业乐群。所有这些,不管是知识还是能力,都通过博习而变成了自己的,就可以亲自为师,就可以做老师。
没有博习,如果不能变成自己的,是不足以做老师的。《学记》中告诉我们,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你只是记住的学问,是不能做人师的,是不能做老师的。老师要把你所知,你所学,你所行,变成自己的,才能够真正的教授别人。
老师,是一门最专业的职业。作为一名老师,首先要懂教育,其次要知人性,还要会表达,这是一门需要最高智慧的职业。
五年视博习亲师,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小学毕业。小学毕业,就是真正的能力成长了,见识增长了,能够作为一位老师去传播学术,去教育别人。我们现在的小学生,是没有这样能力的。因为我们的教育缺失这样的机制目标,只是在传授知识,而不是在培养的能力。
五年视博习亲师,就是看,我们所学,能不能变成自己的,能不能转化为自己的能力。任何一个知识的拥有者,都应该是知识的践行者,传播者,这样才能称的上一个有知识,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人。
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相当于初中毕业。初中毕业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论学取友。论学是能够谈论学说?还是谈论自己的学说?我们认为,应该是谈论自己的学说,也就是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认知,而且能够很有条理的说出来,写出来。取友呢?就是能够说服对方,让对方和自己的认知一样,成为志同道和的朋友。
如果说博习亲师,我们拥有的还是学到的能力,传授别人的也还是古圣先贤的先知先见,那么论学取友,就是我们自己要有自己的创新、创造、发明,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理论。
这称之为小成。
学术,最关键的是要有自己的独见,自己的创建。一个学者不仅仅要学习先人的知识,先人的智慧,更重要的是要提供自己的智慧,把自己的思想,能够奉献这个社会,为人们所受益。
论学取友,告诉我们这个阶段就要拥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识,自己的精神;并且能够影响别人,说服别人,教化别人,使别人能够认同自己,并能够和自己一道,去遵循,去探求,去成长。这在古代,就称之为小成。
我们现在的学生,即使本科毕业了,研究生毕业了,能不能达到小成?这是一个问号。而在古代七年的学习,八年的学习,就要达到小成,就要有自己的认知。对任何事,对任何社会现象,都要能有自己的解决方案,自己的解决途径。
一年视离经辨志,会读书;三年视敬业乐群,会做人;五年视博习亲师,会教人;七年视论学取友,有学问。这是古人八年的教育阶次目标。我们现在是九年义务教育,我们的阶次目标是什么呢?我们有没有这样的阶次目标呢?现在的教育只有知识的阶次目标,没有能力的阶次目标,而教育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是培养能力。只有人的能力培养了,教育才算是成功了。
我们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祝愿各位能够实现《学记》上所说的的阶次目标,在我们学习经典的过程中间,会读书,学会做人。让我们拥有自己的思想,让我们拥有自己的未来,谢谢你们,我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