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面对孩子的情绪?

孩子的情感经验对未来的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性格塑造和情商的影响。

      我们也知道,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只要是情绪,那都是正常的,没情绪才不正常呢!

      一个人,有那么多情绪,却不是所有的情绪都可以表现出来,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的管理。

      都说情商高比智商高重要,确实是这样,一个情商高的人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绪。如何从小就培养孩子对情绪的管理呢?首先,家长要学会面对孩子的情绪。

多摸摸,拍拍孩子

      3-6岁的孩子喜欢身体接触。孩子愿意老师牵他们的手,喜欢搂着妈妈,喜欢熟悉的人摸摸他的头、亲亲他。有时拍拍他的肩膀,就会极大的满足。所以,家长可以尽量利用各种机会摸摸拍拍孩子。

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

      丰富的生活内容、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助于孩子情绪的稳定。丰富的生活内容会让孩子有探索欲望,感到快乐和满足。所以,家长要多带孩子出去走走,进行户外活动,别宅了,让孩子接触到较多的事物和情境,尽量让活动轻松、活泼和多样化。

      我曾经见过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家长就特宅,懒得出门,孩子也养成了懒得出门的习惯,现在一出门,遇到陌生环境、陌生人,就抱着妈妈哭……

      孩子跟外界的接触太少了,以至于妈妈一会儿的离开,她都受不了。

为孩子做好情绪的示范

      家庭和睦和家长良好的情绪都会给孩子带来良好的情绪示范。成人要显示出积极色情、乐于助人、关心爱护孩子等良好的情绪。要公正地对待孩子,适当地满足孩子的需求,不能恐吓威胁孩子,也不能溺爱或过分严厉地对待孩子,否则会使孩子形成不良的情绪和性格。

培养孩子健康的兴趣爱好

      家长应鼓励孩子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来帮助孩子排解压力,例如带孩子一起体育锻炼,画画,唱歌等。心理学研究显示,运动是极佳的减压方式之一,能够促进大脑的脑内啡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缓压力的作用。

为孩子提供发泄的渠道

      一看到孩子闹情绪,有些家长就会感到烦躁不安,其实孩子愿意在家长面前表达内心的感受,正表示他对家庭存在一定的信心和安全感。所以,当孩子闹情绪时,家长并不需要立即大声命令孩子收拾情绪。如果可以的话,尽量留点时间让孩子发发脾气,等他安静下来之后,再慢慢了解情况和教导他如何处理不快的情绪。心理学研究证明,偶尔发一两次脾气或是哭一场都对精神健康有益。


        我是银梅,欢迎交流。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奶奶去世二十多年了,在二十多岁之前的年纪里,会经常的梦见。参加工作之后的,每逢长时间没有回家,快到清明或者冬至的时...
    愚玖阅读 1,826评论 0 2
  • 偶然间在《孟子》上看到一句话,“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因最近一直在培训,对这句话感受颇深。 ...
    梦落凡尘阅读 4,819评论 0 3
  •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一年过去了,一年之前我还在家里选专业选学校,不知道自己会来到那个城市学习,会和谁成为相伴三年的伙...
    手抓饼123阅读 3,203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