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就是这样,抓住微小的希望之光,拼命地活下去。总是处于逆境中,在思考如何克服的过程中找到活路。”这句话是由日本著名的建筑设计师安藤忠雄所言。
对很多人来说,远方既是希望,又是魔咒。当战线被拉得一眼望不到头时,内心便会承受着巨大的煎熬,但对于安藤忠雄而言,虽然年少家境贫困,童年在木工作坊度过,当过货车司机、职业拳手,但希望之光从未熄灭,他只是以匠人的精神在自己热爱的事业上坚守着,在无意之中到达了远方,同时自己成为屌丝逆袭的经典榜样。
安藤忠雄被称为“没文化的日本鬼才”,因为大多数设计师都是科班出身,而他独树一帜、与众不同,以自学方式学习建筑,并以自己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开创了一套独特、崭新的建筑风格,成为当今最为活跃、最具影响力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获得建筑界的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并与黑川纪章、矶崎新并称为日本建筑界三杰。
安藤忠雄自学建筑,而他所设计的建筑也体现了他的特色。1976年完成位于大阪府的住吉长屋,是两层高的混凝土住宅,已显现其设计风格。
住吉长屋
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是贯穿在他的整个建筑生涯当中的,作为第一次操刀的作品,他也将他的风格寄于其中。对安藤来说,建筑是人与自然之间的中介,是一脆弱的、理性的庇护所。他重复地再现“住吉的长屋”的风格,因为在这个设计中他在城市建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人们的生活似乎又重回了大自然的怀抱。
光之教会
灰暗的墙面是以清水混凝土的原材料建构而成的,营造了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墙面上开出的“十字形结构”是代表着天国的地方,拉长的视线给人一种接近光明、与上天对话的心理暗示,建筑风格有一层厚重、简朴、神圣之感。而设计“光之教堂”的安藤忠雄的初衷是倡导人人平等的社会。因为在进入的过程中,台阶是往下走的,这样神父站的与坐着的观众一样高,这样就消除了不平等的心理。这体现了光之教堂的精华。
明珠美术馆
明珠美术馆则是安藤忠雄在中国的建筑作品,位于上海的新华红星国际广场。在设计的美术馆中,两个空间通过一个独特的星空穹顶多功能活动区域连接,阴阳共生,在直观呈现艺术展览的同时提供高品质阅读带来的文化滋养。
关于美术馆的设计理念,安藤说:“自然界需要光,光带给人希望,在我的建筑里,我竭力让大家感受到光。”
这三件作品里,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安藤骨子里流动的对光的热爱与执着。在我们的文化里,追求的是圆满。所以缺失躯体的穹顶结构是不可能出现的。但是安藤不在乎这些,在乎的是内心所重视向往的,展现出的是生命原始情感的涌现,它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下的产物。
安藤曾说过:人生的终点无论落在何处,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区别。既然如此,我们应以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它,因为这是自然的法则。无论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目标,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信念而奋斗,也终究会有倒下去的那一天。
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愿我们在追寻远方的过程中一路耕耘、一路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