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青山公寓需要改建,将安藤忠雄请了过去。甲方们坐在一起,七嘴八舌地开始提要求:
“不能用你的清水混凝土,太土。”
“把现在的老建筑全拆了,搞现代化。”
“我们表参道可是很有名哦,你可别给设计坏了。”
“……”
青山公寓是日本在关东大地震之后第一批真正的钢筋混凝土集合住宅,在当时堪称日本人对现代生活的“梦想”。甲方爸爸们经常以住在这里感到无比自豪。所以即使拆掉改建,也想保持先进的社会地位不动摇,他们提出了很多时髦要求——“Fasion、现代化、高大上、紧跟潮流……”
可安藤忠雄不同意。
他觉得这段“建筑记忆”太珍贵,想留下一部分作为时代感的传承。于是他据理力争:“过去不应该全部拆除,还可以化身‘风景’,让过去继续活在现代。”
一百个甲方站了起来:“你说啥?”
身后开发者协会的人抖了抖,安藤忠雄却毫不退缩:“沿街立面那么长的建筑,从公共角度出发本来就有责任作出一点牺牲。”
我KAO……这么刚的建筑师甲方爸爸们真是没见过,他们决定跟他吵。毕竟以前来的建筑师全被骂回去了,也不多这一个。
没想到这个建筑师一直在。
还回骂了四年。唯一的妥协是把那部分不能拆的拆了之后按原样再盖一下。
跟没妥协没啥区别。
甲方爸爸们耗得没脾气,实在骂不动了,只能摆摆手:“你随便吧……”
于是安藤忠雄按照自己的想法盖了一下,结果让青山公寓红到了现在。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跟甲方吵。事实上,他这些年干的架比他设计的建筑都多。这位著名建筑师一路走来拿到手的合同除了靠脸皮就是靠嗓门和拳头。
大家宁愿跟他争辩、打架,也不愿发自内心地承认他的设计能力。
这个偏见,一直持续了十年。
一、吵架大王安藤
安藤忠雄从小就脾气不好。
他刚出生时被爸爸送到了外公家。那时候外公家有钱,他希望大外孙可以继承自己庞大的家业。结果四年后美国给日本投了两个原子弹,又派了一群战斗机空袭了几圈……家产轰没了。
战后,安藤忠雄和外婆外公从避难所赶回大阪老家,被迫住进了一件“宽两间深八间”的小木屋。
安藤忠雄也不挑,一住就是四十多年。学习上他也不挑,啥都不学。偶尔心血来潮拿出课本学习时还被外婆骂:“要念书在学校念啊!”
安藤忠雄彻底解放。
玩剑、猜拳、钓鱼、打棒球……但凡玩的,安藤忠雄都很六。因为脾气不好、没有耐心,安藤忠雄很喜欢跟人吵架。大街上但凡有骂声,嗓门都亮最有气势的就是他。以至于外婆都觉得丢人,听见声音就拎个水桶从家里冲了出去。
“咦咦咦,你这个孬孙——”噗得全泼到安藤忠雄的身上。
安藤忠雄也不恼,随意抹了把脸上的水跟外婆回家。
这时外公已经去世,外婆一个弱女子靠做一些小本生意来养活两人已经很不容易,安藤忠雄一直都很听外婆的话。
外婆因为忙碌,也有点商人属性,所以从小对安藤忠雄的教育只有三个词:“独立、自由、诚信”。
于是到了青少年时期,自由的少年爱上了拳击。
17岁,他考取了职业拳击手的证书,从此走上了职业拳击生涯。可惜,只走了一年。
倒不是被揍怕了,而是被震撼到了。
在一场位于泰国曼谷的比赛中,他见到了日本第一拳击手原田先生。看到他的精彩比赛后,安藤忠雄发现无论他怎么练,也达不到第一拳击手那种水平。
于是他退出了职业拳击手的生涯,回学校准备高考去了。
结果自然没考好。
18岁时,安藤忠雄开始了漫长的职业生涯。
为了挣钱,安藤忠雄找了很多工作,因为脾气坏、嗓门大,基本上都干不了太长时间。为了找出路,他开始努力发掘自己的长板。
意外的,竟发现自己爱木工。幼时家附近有很多工厂,安藤忠雄最喜欢去工厂里制作一些小玩意。木模、玻璃球……他很喜欢独自制作东西的感觉。
于是他开始了做室内设计的路,也因此,接触到了建筑。
从18岁到28岁,是安藤忠雄在建筑上努力扎根的十年。
这十年,为了能完成自己“独立、自由地设计建筑”这个梦想,安藤忠雄忍受了很多。比如,他开始耐着性子让自己进入一些建筑设计院,从事建筑类的最底层的琐碎工作。
他开始忍受枯燥,来换取学习机会和薪水。
但他依然是自由的。这十年,他先后进行了三次长途旅行。一次环游日本,两次环游欧洲。
这和他的商人外婆离不开关系。她很支持他的决定:“钱不是用来存的,钱善用在自己身上才有价值。”
28岁时,安藤忠雄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开办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也正式舒展了自己的本性,开始了独自自主、叉腰干架、勇于挑战的一生。
二、关西奇人
1969年正值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年头。东京开始大兴土木建造一些形状各异的所谓“现代化”都市建筑。安藤忠雄很看不惯。
在他眼中,日本这种“只引进西方的都市规划手法,却从不思考‘应该建设什么样的都市’的盲目行为非常不好”,他认为“让生活融入在自然里,才是住宅的本质。”,于是他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事务所建成“对抗都市的游击队”。
为什么叫游击队?
因为就俩人。安藤忠雄和他妻子。
为了温饱,安藤忠雄最开始除了参加比赛,就是在空地上进行建筑设想,然后拉着空地主人描绘房屋建成后的伟大蓝图。
主人经常拿着奇怪的眼神扫他:“神经病吧?”但即使这样,双方也算认识了。到空地主人想盖房,找到安藤忠雄时,安藤忠雄为了避免设计方案遭到反对,直接对甲方说:
“居住有时是很严肃的事,既然委托我设计,我希望你也要有坚持住下去的信心。”
啊?你盖的房子住下去还需要……坚持……为此吓跑了无数甲方。
而剩下的,要么是没钱的,要么是胆大的。
这才有了他第一个住宅——住吉长屋。
住吉长屋采用的是自我封闭的结构,外围除了门之外全部采用清水混凝土,共两层,一楼是大厅和厨房,二楼分别为夫妇和孩子的卧室,中间有一个大中庭,方便阳光的射入。
为了保证质量,安藤忠雄经常去工地监工。尤其是浇筑混凝土的时候。
水和水泥粉的配比、钢筋与垫块、钢筋与钢筋之间的间隔……他全部过问。一旦发现哪个工人不认真,立刻大声斥责、甚至大打出手。
建筑盖好后,果然引起了轰动。
有人点赞,但更多人骂。
“清水混凝土看着很糙……”
“什么玩意?晚上上个厕所还得出房门下一楼?”
安藤忠雄不理会。直到住吉长屋获得日本建筑学会奖,他才解释了一句:“这件房子绝对无法从一般的角度去诠释。”
可大众并不听他的。很多人开始揶揄他——一个没上过正统学校的无名设计师、怪人给怪人设计、称不上建筑的建筑。
这些标签,一直跟了他十年。
直到他38岁,日本经济发展到了一定水平,开始追求“质量而不是数量”的建筑后,大众才略微认可“安藤忠雄是个建筑师”这件事儿。
而这十年,安藤忠雄顶着世人对自己的偏见,凭着不妥协大众审美的倔强,只接到了八个商业建筑和一些预算低、规模小的住宅。
可每一栋,都与自然和谐共生,用简单的几何结构,建出了光线各异的多彩空间。
三、与众人格格不入
安藤忠雄38岁那年终于熬出头了。
日本在建筑上跟风了十年后,终于发现质量比数量重要,审美纠正后,发现了安藤忠雄。
于是很多富人开始找安藤忠雄设计。
很快,安藤忠雄发现,那些富人别有用心。
他们不在乎在建造的住宅里如何生活,只在乎“是安藤忠雄设计的”。他们表面上要安藤风,实际上还是想要便利的、明亮的现代式住宅。
为了减少自己与甲方之间的观念落差,安藤忠雄总要压抑一些自己的想法,总要迎合一些,而这,违反了他的本心。
明明他的时代来了,可他还是感觉自己仍然和社会需要有些格格不入。加上建筑商业时也经常与甲方有“建筑要为了盈利”上的摩擦,安藤忠雄开始把工作重心移向了公共建筑上。
可转移到公建上,安藤忠雄还是要吵架。
只是对象换成了政府。
在建设“六甲集合住宅Ⅱ”时,为了设计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安藤忠雄的建筑超过了法规上的10米,政府不同意。安藤忠雄开始跟政府争论。
安藤忠雄早对政府有意见。他一直觉得日本的一些政府官员因循守旧,喜欢规避风险,只求平稳过关。
和他骨子里乐于冒险的精神完全不同。为了达到目的,安藤忠雄又一次顽固商讨。没事儿就去找政府“聊天”。
坚持聊了五年。
终于拿下了许可证。
又因为“六甲集合住宅Ⅱ”建筑在山体斜坡上,这个建筑建了五年才完工。
历经十年,安藤忠雄最初设计的图纸才落成了现实。
有些人火了之后会利用自己的名气扩大经营,靠品牌大赚。可安藤忠雄没有。他依然坚持本心,只盖自己想盖的建筑;对公司的经营上,他也由着性子走,以至于他的事务所再扩大,最多也只能达到25人。
一方面,他对自己的设计理念很是执着,因此失去了很多甲方,收入不多;一方面,他的暴脾气吓退了很多潜在员工。
安藤忠雄的事务所里,是没有墙的。几乎都是高五六米的书柜和柱子。而安藤忠雄的办公室就在一楼的门口。
他每天都跟个看门老大爷一样坐在那里,看着自己的员工进进出出。并且,他规定:“上班期间除了国外项目,不能用Email、传真和个人电话。”
若要联系别人,只能用他办公室门口的五部公用电话。而员工去打电话时,说的话,安藤忠雄的位置刚好可以听得清清楚楚。
这样做的原因一是为了给员工制造紧张感,让大家可以认真工作,二是源于他多年来的工作习惯——必须对项目了解的清清楚楚。
一旦有员工对项目过程中的细节说得含糊其辞,安藤忠雄就会大声呵责甚至拳脚相向。这样紧张的氛围甚至连采访的记者都吓到了,写的文章名为:“安藤忠雄——用恐怖感来教育”,而他的公司,至始至终都是“应届生——工作五六年——离职”的模式,除了他以外,都是三十来岁的年轻人。
四、这个好人啊
当安藤忠雄评价自己的一生时,他说:“我的人生经历中,找不到可以称为卓越的艺术资质,只有与生俱来的,面对严酷现实,绝不放弃,坚强活下去的韧性。”
他的确过得很辛苦。
幼时外婆在他性格里留的“独立、自由、诚信”在后来的人生经历中,有了些许演变——
独立思考得出建筑的本质,然后坚持将之付诸实践被认为是顽固;
自由学习、设计、生活而被世人看低、偏见;
诚信经营公司,不为利益所动,而被甲方认为是有钱还不赚、拿钱的还硬气的怪人;
因为看得远,他遭到了十几年的骂。
还好他不怕,他骂回去,他打回去。而最终,那些对骂,落到“建筑”这个结果上看,统统都有了价值。
他的确没有迎合这个世界,的确没有情商,但那又怎样?
再高的情商抵不上情怀,他依然是“伟大的建筑家”。
更多建筑人物介绍,请关注:“建筑人物番外”VX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