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以来,各地又发生了很多起学生溺水死亡事件。
为了防止溺水事件的发生,从教育部到各省市县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各级政府部门都下发了很多的通知文件,要求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防溺水工作,召开主题班队会、与家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安排教师巡河……
采取的措施真是不少,可是为什么溺水事件却是屡禁不止呢?我认为问题或许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重视度不够。
作为有教育责任的学校、老师只能在放假前对孩子进行教育,在假期中,老师们却是有心无力,这时候家长是孩子的唯一监护人,正是因为部分家长存在着侥幸心理,对孩子溺水的问题存在不在乎的心理,所以才导致这么多的溺水事故的发生。
第二,措施不深入。
在学校里,老师对学生的防溺水教育很多只是例行公事一样,传达一下上级的要求、强调一下学校的要求、签订一下防溺水安全责任书、写一写安全保证书,对学生来说,每年签订的责任书达二三十次,签订责任书、写安全保证书感觉像走程序一样,写的是什么好像与自己无关,溺水的危害对于他们来说好像根本没放在心上。
第三,配套不到位。
当然,关于第一、第二方面的原因也许只是存在于部分学校、部分家长,或许并不是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最根本的原因,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
应该是孩子们假期学习、活动的配套设施不到位。发生溺水事件大多是在农村,城市的孩子们大部分都参加各种的辅导班,有图书馆、有博物馆、有体育场、有游泳馆,有各种学习、活动的场所,而农村却很少。
农村的孩子没有了活动的场所,当天热的时候,水库、河洼就成了他们玩乐的好去处,安全事故自然就会发生。
所以说,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首先得先从基本的配套设施上下功夫,为孩子们尤其是农村孩子打造假期学习、活动、娱乐的场所;其次是对孩子们进行基本技能的培训,包括游泳技能、自救技能、救护别人的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训;第三,可以跟高校进行联合,让高校大学生的校外实践与乡村夏令营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