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行车场景,用户注意力分析
往往我们用第一角色定位用户,毫无疑问就是司机。
无论车是一个空间还是一个工具,驾驶的过程一定是需要使用注意力的。
2.1-司机的注意力,2个心理学案例
关于司机的注意力,心理学中有两个案例,我印象深刻:
第一个案例,是我在做考研英语卷子的时候有的“aha-moment”的,应该原文也是外刊素材,所以用来做试卷考题了,文章是讲人对经常驾驶的路程的时间感知不敏感,会把注意力分在在过路的风景上,关注周围的变化,因为人一般对变化的东西更敏感,对已知事物的注意力会降低,因为大脑是喜欢安逸的。
第二个案例,是看《刻意练习》这本书的时候,作者用来说,在伦敦,拿到向导司机资格的的大脑结构中因为不断突破舒适区而如肌肉版生长,大脑灰质这类的,会比没有拿到向导司机资格的神经网络更发达。而“刻意练习”就是靠注意力而精进技能一种方法。
通过这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行程场景的划分,可以根据路况的熟悉程度进行划分,也就是说运用注意力的程度。
对于熟悉的路况,用户的使用车载交互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下面是从我的调研中得到的信息:
2.2-熟悉路况,注意力轻松,如:通勤
在通勤的过程中,用户对路况往往是非常熟悉的,包括路程、用车时长,时段等,所以一般来说,人为因素的改变,比如迟到,早退、加班等,会改变一些用户注意力和用车习惯,大多情况下,用车行为是非常固定的。这种场景下,导航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我的朋友通勤约25分钟,基本不开导航)往往会有更多模态的交互发生,比如在途中收听音乐、广播,丰富行驶时的舒适度。
2.3-陌生路况,有目的行驶,注意力紧张
但是当司机前往不是那么熟悉的目的地时,注意力几乎全部聚焦在路况,这种场景下,具有安全性、向导性的导航是第一顺位重要的,伴随其次的是影响路况的天气等,而为了提升效率,语音交互也变得更加重要起来,对于语音交互的准确性要求也变得更高,因为信息识别错误的失败而导致需要停下车来完成特定行为任务,是非常影响到达目的的效率的。(例如:通过语音控制,本来打算呼叫约定在目的地碰面的小王,结果语音呼叫了其他人)
在这种有集中注意力的时候,来电都会造成一定干扰。我的朋友非常可爱,她说,她会因为副驾驶在边上看视频而故意把中控屏推远,虽然真的不想看,但会忍不住被吸引。
2.4-陌生路况,无目的行驶,注意力平均
其实这种情况比较像是公路电影里,追求自由的状态,带探索性,但往往这种场景下,是初到某个地方,还不熟悉路况的情况下探探路的行驶,一般司机会把注意力放在车外,进行观察,但因为无目的,所以对车内的多模态也有一定需求,导航、娱乐需求均存在,因为这种状态下,司机的心情往往的轻松的,注意力比较平均,因为在行驶中会进行很多记忆,比起有目的的状态下,更多的享受这个行驶过程,而不是目的。
另外在这篇文章《仪表&HUD设计∙对焦点区域和余光区域的区别设计》,中也提到了关于注意力对设计的影响,但文章更侧重于讲仪表盘、HUD的信息布局、操作路径,我所调研的部分是指一种设计场景用心理学的方法进行划分的方式,方法论同样来自《设计心理学》
(我曽写过读书笔记)、《设计师要懂心理学》。
2.5-副驾驶/后座用户与司机的注意力更加不同
前三者拆分的都是司机的注意力,但这一小点会展开说副驾驶与后座的用户,因为一辆车,除了车主以外,还有乘客,就按一个家庭为单位,有开车的爸爸、副驾驶的妈妈,后座的小孩或老人,当不是司机时,乘客的需求是更加多样化的,从安全第一性角度来说,副驾驶所能使用的屏幕功能是应该尽可能不影响司机的,而后座更加娱乐和多元化,那么整体车内的环境控制权限,也应该是自由、多角度的,不仅仅局限在大屏等电子屏,而是对物理属性的交互增加一定的延展度。
但角色不影响主驾驶场景,均为衍生性需求,会在后续的《设计创新,对车的定义可以不断衍生场景》中再补充这个部分内容。
个人学习笔记
1-可以通过司机的注意力的区别去划分场景,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方法,做不同模式的场景切换,提供不同模式下的功能优先级排序,满足司机行车时的交互体验。
2-满足司机主驾驶场景是第一位的,保证安全性之后,再延展不同角色的用户场景。
扩展阅读:关于不同场景下可以根据车内硬件与软件的技术可实现性,考虑对这些知识点的运用【用户主动式交互---机器建议式交互---机器主动式交互】,文章来源:《智能座舱里最理想的交互体系是什么?》
下一篇:不断升级的车载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