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8日到20日,我有幸参加了“新时代山西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展示观摩现场会”,历经一天半的培训,让我再次深刻的感受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独特魅力,也更加坚定了我们课题教研的信心,更是明确了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第一节课
太原市杏花岭区后小河小学的尹伟伟老师讲授的KEVA创意工程搭建——我是小小工程师,本节课他设计了三个活动和一个延伸活动,从设计方案、尝试搭建、经验反思、完善改进等方面,来培养了孩子们一个工程的思想。
在本节课中我关注了教师的课堂理答:
师:我们聊一聊,你了解太原的哪些桥?
生:我知道太原的晋阳桥、迎泽大桥、汾河桥。
师:你的知识面非常广
生:我知道祥云桥、网红桥。
师:说明你特别关注这些桥,我们已经有了观察能力。
观察图片,你注意到了什么?
生:这些桥线条柔美,赏心悦目。
师:你关注了桥的造型。
生:拱形桥梁,坚固美观。
师:你关注了桥的结构
那你们发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
生:有桥台、桥墩、桥梁。
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个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愉快的。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
本节课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真情接球,教师每个孩子的“球”,教师都能应对自如接住,课堂上关注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注重了学生的情感、需要、愿望,这样的课堂氛围是愉悦的。
课堂上的小组合作
每一个活动之前,老师都会出示活动要求,要求目标明确,时间限定具体,很易于课堂评价。
小组合作的观察:因为当时讲课,学生在台上,老师们在台下,我们无法观察到某个孩子参与小组合作的状况:老师用希沃软件把孩子们的合作情况拍照展示在大屏幕看:第一小组:发现某个同学没有参与,小组长说明原因为什么,其它小组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教训?
第二个小组:你们怎么没有完成任务?组长:我们组有两个同学合作意识太差了,差点吵起来。下次设计方案时我们要统一意见
第三小组:我们的桥结构不稳定,老塌。桥墩下面小船通不过,在进行重新设计。
我赞同这样的评价方式,学生畅所欲言,在重新组建的过程中,小组合作氛围在第一次评价后,好了很多,每个孩子都积极参与了桥梁的设计,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自己的作品进一步完善改进。有点小孩甚至坐到了桌上去搭建桥梁,这样的课堂氛围是安全的。
杏花岭区任凤英对这节课做了点评:
1.学习方式与目标的匹配
正确的知识(学什么)+正确的过程(怎么学)=习得的素养(学会什么)
2.“五步三环”的设计思路
一步:真实的任务
二步:设计构思
三步:尝试制作
四步:交流评价
五步:设计改进
三环:重在动手操作,重在创意想法,重在解决现实的问题
第二节课
迎泽区青年路小学的艾雅楠老师的《图片故事~~资料的归类与立意》目的明确,在活动中,告诉孩子们: 图片故事就是在众多图片中选取一组有联系的图片,围绕一个主题,配上和图片内容相符的文字,讲述一段有趣的生活经历。
它的第一个要素就是"确立题目",在孩子们展示图片的过程中,老师用《愚公移山—我的舞台剧经历》图文结合示范展示,自然的过度到第二个要素,要把图片故事描述清楚,必须要做到“语言流畅”。接着借用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的天性,要孩子们想办法把图片故事描述得像动画片一样,不仅语言精彩,有环境的想象,人物表情动作细致的描述,自然地过渡到了第三个要素"生动描述”,可谓是水到渠成。
迎泽区教研室李立欣老师
评课:为什么要讲这个图片故事课程,因为综合实践活动其实是真实任务,真实项目。图片故事就是一个真实的项目,通过项目式学习,让我们的孩子们介入进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育不仅需要学校教育,更需要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而现在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只会喝酒、打麻将……不会生活,生活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创编图片故事就是要温暖家庭,给家庭植入一些生活,让家长更好的陪伴孩子。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学会真正的生活,我们现在就是在做一点点让孩子幸福的事。
下午我们乘车来到校尉营小学,这是一所坐落在古城太原的百年老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资源,近几年,学校将研学课程与地域文化资源相融合,边实践边统整,构建了走进老街老巷、寻访老字号、探秘博物馆、绿野寻踪等具有特色系列的研学实践项目。通过活动的探究与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勇于创新的能力,以期达到“培养德行健厚、智慧健博、身体健康,情趣健雅的新时代好少年”的育人目标。
这所百年老校,感受到的是那种积淀下来的厚重感,同时也是与时俱进的时代感!自强不息的校尉营的行健研学课程,生动形象!
依托校园周边丰富的文化资源,拓展“老街、老巷、老字号”的实践活动,培养持续执着的学习热情和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自编自导情景剧,将舞台搬到了钟楼街“老鼠窟元宵”总店门前,深情演绎“恒义诚”这一老字号招牌的昔日风采,为过往市民献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视听盛宴。
对耳熟能详的事物进行深度研学,变枯燥的讲述为生动的演绎,不仅收获了多元的体验,更多的是对于家乡太原悠久传统文化的感受与传承,以及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希望。
学校还开展了“绿野寻踪—探访大自然”的主题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小蝌蚪,寻找不一样的石头,观察碉堡的结构,在丛林里寻宝……
以社会为舞台,亲近大自然,懂得生活中事事要留心,处处有学问,在集体生活中认识自我,学会包容、学会分享,共同感受团队的力量,收获成功的喜悦。
通过多元的实践活动,多元的评价方式,孩子们不只是知识,更有与伙伴的共处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在开放的环境中学习,为每一位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获得综合素养的提升,成就师生的共同成长。
迎泽区桃园小学的薛丹老师分享了其中一种评价方式,就是学习单的设计:
1.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起初设计的学习单,学生不想填,为什么呢?在研学时,教师是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识给孩子们讲清楚的,如果一味的讲解,那么我们和讲解员有何区别?怎样才能发挥孩子们的主体地位?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我们学习任务的设计一定要从孩子心里出发去设计,孩子的成长才是我们需要的。教会孩子方法,怎么观察?观察些什么?怎么去观察?培养观察意识,由刚开始的半扶半放到最后的全放手。
2.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由统一评价到评价多元化,父母对孩子的评价,同学、小组之间的评价。
学习单的设计从简单直观—从黑白设计到彩色设计—从干巴巴的语言到图文并茂,设计的问题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设计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与现实生活结合,让孩子从中学会生活。
比如在参观博物馆时,设计了“矿产连连看”,为矿产制作名片,恐龙“食草与食肉"怎么分?等等
3.学习单的设计要符合认知领域的目标层次
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估
一个人的努力是加法,一个团队的努力是乘法,行必能至。只有玩转学习任务单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
第二天早上
来自南京师大教科院的郝京华教授与老师们分享了她多年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感悟及见解,让我们如醍醐灌顶!
专家观点一:中国课程改革的三个着力点:
一、核心素养
1.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能力。
2.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知识或技能,它是以学科知识技能为基础,是整合了情感、态度或价值观在内的,能够满足特定现实需求的综合性表现。
3.核心素养是教育的结果。它有别于一个人的潜在的能力。
核心素养的内涵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中自主发展(学会学习,健康生活);文化基础(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社会参与(责任担当,实践创新)。
二、学科核心素养
是学科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就是这门学科学过以后,在学生身上究竟会渗下什么东西。
三、学业质量评价标准
1. 学业质量标准是指学生在完成各学段学习时,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以及应达到的具体水平的明确界定。
2.学业质量标准的结构包括两个部分:一是
确定本学科具有哪些核心素养,并对其内涵进行界定。二是对每个核心素养不同的表现水平进行界定。
素养的四个重要特性
整体性—是观念、智能和行为习惯的有机统一的整体,缺一不可。
基础性—基础文明的一部分,正常生活和发展所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
普遍性—适用于各种职业的人群。
稳定性—一旦形成,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
专家观点二:能力=具体目标*情境
什么是项目式学习?项目是有边界的,是可以评价的。学习以“问题”为起点,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者希望获得的知识并非来自学科,而是围绕问题的产生。知识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解决问题的工具。
专家观点三:课程设计的基本原理
目标+经验+组织+评价
泰勒——
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如何选择可能有助于达到这些目标的学习经验?
如何为有效的教学组织学习经验?
如何评价学习经验的有效?
专家观点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目标
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渐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综合活动课程目标决定了课程要素的多元及课程组织的复杂性,也决定了课程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的设计。它还是评价课程质量的重要依据。
用这些目标来衡量现今的综合实践活动可以说有很多还没有达到。如,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等。
成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还在探索中,应鼓励各种不同的尝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究竟在哪里上?怎么上?
有几个观点——
1. 要考虑儿童经验世界的完整性,不应有结构性的缺失;
2.要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顶层设计;
3.要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境;
4.用学习单呈现课程。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的学习,能让孩子们找到生活的前景,找到生活的乐趣,学会生活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和创新能力,长大做一个有格局的人。
什么是格局?妈妈领着孩子上学路遇乞丐会跟孩子说什么?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教育孩子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不然以后也会像他一样没出息,流落街头!”
但我听到过一个最有棒的答案是:“你要好好学习,以后让这些人都有工作,不用落魄至此。”
不得不说,这个答案,很有格局,既没有让孩子轻视了乞丐,也让他明白了要去帮助这些乞丐。
感恩有你们引领大家与综合实践活动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