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思考的时候,大脑在做什么?或者换一句话说,我们不在思考的时候,大脑在做什么?所以说脑子是用来干嘛的?记忆还是思考?这是个问题……那么思考又是什么?思考是我们对于事物的理解吗?还是一个对观点推理的过程?
1.我们在思考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陷阱吗?
我们假设任何人的观点都是建立在逻辑的基础上,如果逻辑一开始就是错的,那它的观点就有可能是错的。而思考,就是独立的逻辑推理能力,这是我对于思考的简单定义。也许不是特别严谨,但这是我所能想到的最为直观的表达,比较方便于我的理解。逻辑推理能力是需要刻意学习的,它唯一最大的好处就是认识到我们的人性缺点——迷信权威。当我们把思考交给别人的时候我们是承担巨大的风险的,它在不经意间把我们的视野蒙蔽,让我们漠视很多生活中的常识。哪怕是一些简单的常识,我们也会选择性的忽略。因为权威在我们心底扎了根,就像我们小时候读书,丝毫不会怀疑权威——“父母”,“老师”。他们的话在我们的思想里扎了根,我们意识不到有什么不对的。而独立思考,就是怀疑。以常识去推理任何观点。就知道它经不经得起推敲了。
常识又是什么呢?它是我们心里得某些基础概念。无论是模糊的,还是清晰的。为什么有些人的表达有限,就是因为它的基础概念比较模糊,连自己也说不清楚。当然,一个逻辑清晰的人,很难想象他会表达不出他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表达的清楚却不代表没有漏洞。当然只要是逻辑推理,它都会有遇到陷阱的时候。逻辑推理最大的陷阱之一就是来源于基础概念的混淆。搞不清楚自己所想要表达的东西概念是不是跟所理解的东西是一样的,又或者是所理解的东西又跟事实有很大的出入。实际上,这个东西是一回事,另一个东西又是另外一回事。
举个简单的例子,“读书,上学,学习”有谁能区分出它们有什么区别吗?一个概念模糊的人总是习惯性把这几个概念混为一谈的。读书是一种阅读书籍的行为。想要知道什么是读书,那么我们就要知道书籍是什么?有的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全时间的营养品”,“是智慧的钥匙”。可是这些书都是谁写的?是人写的。人又为什么要写这些呢?他想必是从这个世界观察到了什么,或者做了某些错误的试验,或者体验到了什么。所以把他的个人经验写下来了。而我们累积一些个人经验势必要经过种种的“试错”,“体验”,“观察”的一个过程。而读书,突破了我们学习到知识经验的种种局限。读书也使快速积累成为可能。在今天互联网的时代,知识又回到了它最原始的阶段,我们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过去难以企及的“博士”级的并不与现实脱节的知识量。
那么什么是“上学”呢?“上学”是人们为未成年人所定制的一种学习知识的过程。而学习这些知识是要到某些特定的地方——学校。学校是什么?现代学校是工业革命时代的产物。一开始是为了防范,减少社会秩序的混乱,利用宗教宣传来麻醉儿童的精神。从识字教育的单课程发展为今天的多课程,是因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在以前我们的知识只是为了解决某些具体的问题,但累积到今天确实已经是一笔巨大的知识量(不排除有些知识是与现实社会脱节的)。而我们老师通过按部就班的教育体系灌输给我们的知识的一个过程就是“上学”。
那么“学习”又是什么?学习是掌握某些技能经验的过程。从效率而言,延伸了我们人类的能力。而这些,又能让我们有能力去做更多的事。这部份习得的技能,就像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新的门,这扇门通往一个不同于原本世界的“全新世界”。而今天我写的这些都是为真正的“学习”做准备。它不同于我们在学校学习着不感兴趣的知识。它首先是建立在我们的兴趣之上,而我们也确实知道学习之后有哪些具体的收获。我们比其他人更清楚那份收获对于我们而言有多大,多好。自然就有学习的无尽动力了。
2.推理是寻找因果关系吗?
我把思考的过程“类比”成一个侦探追寻真凶的过程。在追溯因果的时候总是疑点重重,充满了陷阱。我们看不到“迷雾”的尽头有什么,但它一定是有迹可循的。当然,思维在迷路的过程中也有可能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行。在这样错误的方向下,越努力,反而就离“真相”越远。所以正确的思考,与习惯性的思考这是互为因果的。正确的思考促进习惯性的思考,习惯性的思考又促进正确的思考。而事物与事物的关系也通常都是互为因果的关系。一个观点的因果关系通常是“因为A,所以B”,但:
A不一定是B的理由
A不一定是B唯一的理由
A不一定是B最重要的理由。
我们通常会假设,如果A不是B的理由,那是否还有更多的理由?如果A不是B的唯一理由,那唯一理由是什么?如果A不是B最重要的理由,那它最重要的理由都有哪些?又或者逆向推理,把原命题与逆命题反过来,看一下“因为B,所以A”是否成立?B成立的理由,是否建立在我的主观性的臆想上,它跟客观性的事实是否有出入?我知道因为“安慰剂效应”的存在机制,我们很大一部分是以“我所理解的”去思考的。拒绝去接受不确定的“不能理解的东西”。不能理解的东西往往是比较复杂的。谁不喜欢简单,害怕复杂呢?但往往是“不能理解”的东西决定了客观事实的部分基础。一部分人拒绝“不能理解的东西”,一部分人接受“不能理解的东西”。是基于一模一样的原因作出相反的决定。为什么做出“同样的现象,截然相反的结果”呢?比如我觉得学习某些东西是用得上的,而这些也是某些人拒绝去学的原因。因为他觉得用不上。并不是我多好学,而是我觉得花费的时间在这上面的收益会比我的成本(时间)更大,我本来可以用时间去做任何其他的事,但我承受损失做其他的事的机会而选择去学习某些东西。如果放弃确实比较合理又现实,那我放弃又何妨呢?或者说我们根据同样的证据思考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那么选择合理与现实的结论,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3.“感悟”与“道理”的区别是什么?
“我所理解的东西”就是我们所说的“感悟”,“感悟”仅为个人感悟,与“道理”(客观事实)是有很大出入的。首先,“感悟”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它受我们个人能力的影响,我们个人能力又受所在社会整体水平的影响,社会整体水平又受当时社会普遍接受的知识程度的影响。哪怕就是用别人的经验去“感悟”,这也仅仅是个人感悟,它不适用于大部分人。所以说“感悟”是有很大误导性的。几乎所有的销售都具有一定误导性的,因为他们用的都是个人感悟。如果你有在这方面上过当,你就再清楚不过了。别人说什么,你就信什么。那么等待你的就是数也数不尽的陷阱。
无论是用个人的经验去思考,还是用别人的经验去思考,它的局限性就证明了从这个角度去看待问题很容易“以偏概全”。 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而旁观者清不清我就不知道了,但“旁观者”这是一个很好的思维角度,至少提供给我们与“当局者”不一样的视野。当我们遇到问题,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这个问题,未尝不是一个值得借鉴的好方法。
生活中很多固执的人他不一定是真的固执,只是他的思维已经固化了。不再能够理解不能理解的东西,不能理解的东西是他没有见识过的。没有见识过的就没有基本的概念。以一个别人没有的基础概念去说服别人接受这个观点。这的确是勉为其难。当然这是人与人沟通上的难点,不是我所需要考虑的。我仅需要考虑,我的“感悟”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去影响我的生活?
4.“感悟”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影响我的生活?
“感悟”以一种自证预言的方式影响着我的生活。我以“我所理解的”预测着我的生活,而我的生活又印证着“我所理解的”。事实上无论生活处于一种什么样的水平,实际上是自我预测的实现。既然自我预测那么准,谁能保证它的源头是“活水”还是“死水”呢?除了我们自己,别无它人。虽然说他人的引导也有可能使你误入歧途,但这是建立在一个人对自己不是很了解的基础上。一个对自己十分了解的人,是不会让别人的预测在自己身上实现的。虽然有很多人总是喜欢以自己的“感悟”去指引着他人,但你只要清楚它的观点是建立在一种怎样的“模糊”的概念之上,你就明白它的预测有多少真实性了(生活中有很多这种人)。我们需要谨慎自己的“感悟”,为它是如此的浅薄而感到羞耻,又怎么有空去揣测它人的想法呢?
我们思考陷入的误区就是低估了“感悟”的影响。虽然它是有很大局限性的,但并不是不可逆的。以为它不可逆的,或许是我们没意识到它具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们需要汲取的养分是从“道理”而来。经过科学方法反复验证的基础概念,让他们融入我们的“感悟”,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源头上杜绝了思维陷入的误区。以一种客观的视角去正确的思考。
5.语言习惯是怎样影响着思维的?
如果说思考是思维的辅助工具,那么思维的辅助工具又是什么呢?或者换一种说法,怎样才能更好的表达我的思维呢?我已经利用思考把我的思维整合好了,除了不知道怎么表述出来。除此之外,我要借助的另一样辅助工具——语言。组织语言的能力,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我们的观点。否则我憋在心里,别人又怎么知道呢?当然若处在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有没有语言能力并不是很重要。但我们是生活在一个需要协作与共享的社会,自然就离不开语言的表达了。
如果说每个人都受自己生活习惯的影响,习惯又反过来影响着我们。那我们就要好好省察一下自己是否有拥有一些良好的习惯了。当然若是一个人拥有的坏习惯比较多,不懂得珍惜自己的时间。那也与我们无关。总得有人为自己的选择而买单。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那些把时间当作朋友的人,总是胜于把时间当作敌人的人。
所以说思维也受语言习惯的影响,语言习惯反过来又影响着思维。那我们就要省察自己是否拥有一些良好的语言习惯了。有的人总是说“……本来(原本)就是嘛”,这种句式在生活中只有一种用处——找(最后的)接口。也有的人在说话是总会说“我以为(认为)……”,这也是一种以个人“感悟”去误导别人的句式。还有一种回避型的句式“要是……就好了”!打住,千万就此打住。这个句式是用来表达后悔情绪,而“后悔”是最浪费时间的——无论如何,这种情绪都于事无补。要说我们为何会产生这种想法,是因我们无法接受自身的现实局限。所以说仅仅只要接受现实局限就好了,“我不是超人,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而且这个句式也有很大的可能会衍生出一个很恐怖的句型“要是……就好了!!虽然……,但……”,这就是把幻想化为行动了,就会衍生一些很恐怖的事件了。比如说“我要是有钱就好了!虽然现在没有钱,但是我可以去借,借不到我可以骗,骗不到就去偷,去抢……”“我要是没结婚就好了!虽然我已经结婚了,但面前这个女人不知道。”
可以看出,一些常用的句式是怎样影响我们思维的,从此可窥见它的威力一二。因为这些都是在我们不了解的情况下,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思维。而反过来,良好的语言习惯又是怎么塑造我们的思维呢?
6.良好的语言习惯给我带来了什么?
既然语言习惯那么重要,那怎样去区分良好的语言习惯呢?就要看它是否有助于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就我经常使用的一些句型做个解析:
“事实上……,是一回事,而……是另外一回事”
“……和……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如果说……,那么……”
“……和……其实是互为因果关系的”
“反过来,……也是可以成立的”
“是否……,还是说……”
“事实上……,实际上……”
“虽然……,但不是不可逆的……”
这些句式看起来简单,但却时常能刺激我的思考。而我的思维,就因为这些语言习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我们能够更有实践力的话,不妨认真记录一下,你身边熟悉的人都有着怎样的语言习惯。由此可以推断他们有的那些行为,是怎么产生的。思维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总是容易产生各种预期不到的蝴蝶效应。
小结:
写到这里,脉络已经基本上比较清晰了。
由此可以看出:
1. 思考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技能——“学习”的基础。常常使我们思考误入陷阱的是混乱逻辑与概念模糊。
2. 无论是因果推理,还是逆向推理,还是寻找证据,都是为了寻找事实的依据。
3. “感悟”具有很大的误导性,起到的作用是以偏概全。
4. 作为思考基础的部分——“道理”,起到一个很重要的作用。为了从更客观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5. 人受自己生活习惯的影响,思维受语言习惯的影响。
6. 良好的语言习惯有助于独立思考习惯的养成。
如果还有不清晰的地方,也是我理解得不够详尽的原因。当然这些都不是某些惊世骇俗的东西,而是我为了整合某些思想(《把时间当作朋友》)而进行的思维锻炼。虽然会有些人基于阅读的理解能力不同,但只要耐心的看完,总会有点收获的。
最后我想以《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一句话结束——“笨蛋虽笨,但是还有比他更笨的笨蛋为他喝彩”。
问题是,怎么知道自己不是那个笨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