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给大家推荐的是纪录片《生命 成长》。
一部关于教育的探讨和思考的纪录片。
没当父母之前不知生命的奇妙,难以察觉成长在时间的每分每秒。
没当父母之前一年看上百部影视剧,却从未想过将视线转到教育上。
不在其中,不知其味。
可以说,能发现这部纪录片并一集一集认真刷完,从某种层面来说是孩子赋予了我原始动力和不同的探究视角。因为想知道我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教育?作为家长的我到底能为他做点什么?
打开《生命 成长》系列纪录片,一口气连刷了十集,刷新了我对教育的认知和理解,为自己局限的视野和浅薄的认知羞愧,反省自己在亲子关系中缺乏系统思考,给予孩子的引导仍处于“术”的层面,而远未达到“道”的智慧。
节目中请来的嘉宾,均是各行业各领域有所成就的社会精英,比如第一季中的梁冬、凯叔、贺岭峰、林曦、蔡志忠、李一诺,第二季的尹烨、郝景芳、董梅、彭凯平和田宏杰等等。除了成功的社会角色,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的标签----为人父母,都是真正的教育践行者。
在他们身上,可以窥见每一位独特的阅历。在教育上,他们亦有深刻独到的见解。那些朴实的理念和通透的智慧,不止带给我关于教育的思考,更反观自己成长的来路。
谈到对孩子的支持
贺岭峰:我不支持你的选择,但如果你选择了,我会支持
心理学家贺岭峰分享关于他女儿的故事。他直言在教育孩子上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就是没有干预女儿在家随意乱画画的行为。他家的墙壁、桌子、床头,所有看得到的地方都有女儿的“大作”。
孩子嘛,喜欢涂涂画画,他觉得是很正常的事,也就没做过多干涉,在观察中发现孩女儿的确喜欢画画,便带了女儿去少年宫学画画。少年宫的老师要求孩子给方框上色,不能涂出框外,他的女儿三下两下涂完了,颜色也都涂出框外去,被老师要求重涂。贺岭峰觉得这种教学方式不行,没带女儿继续到少年宫学画,也没再报班。他的女儿自己摸索学画,自学成才,后来去了日本学习动漫设计。
贺老师坦言,在内心其实不支持女儿从事动漫设计,但既然女儿做出了选择,那就支持她。
蔡志忠:无条件无底线的支持,什么都不会变更你是我女儿的事实
同样是对孩子的支持,漫画家蔡志忠从女儿三岁到二十三岁一直叮嘱她的话是:“你可以犯一百万个错误,可以考一百万次零分,都不会变更你是我女儿的事实。全世界七十亿人,这七十亿人中间最乐意帮助你,实质帮助你最多的那个人就是我。所以,你犯了什么错,或需要我处理的,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一定不会骂你。”
试想哪个女儿听了这番话,内心会没有被触动?会没有充满温暖、安全感和坚定前行的力量?
“爱是永远支持孩子前行,让孩子到外面敢勇于冒险奋斗,因为他们知道永远有一个妈妈,一个家的爱在支持着他。”
谈到孩子的美育
林曦:美不是一种形式,是一种真切的感受
说到“美育”,或许很多人还停留在才艺表演的范畴。艺术培养不就是给孩子报个乐器班、绘画班、舞蹈班?
对此,水墨画家林曦提出在为孩子花钱报班前,要考虑清楚”想让美育在孩子人生中扮演什么角色“?
是单纯地学会一样乐器可以登台表演?还是引导孩子跳出形式之外,获得对美的真切感受?
不同的目标和出发点,选择的道路也不尽相同,没有好坏对错之分。但我们更希望孩子在艺术的学习中,除了日复一日”器“的练习,更重要的是发展出对美的独特感知,获得艺术的滋养,找到沉浸在其中的快乐。
蔡志忠:指导不是去纠错,而是去表扬对
在艺术培养上,漫画家蔡志忠提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孩子后来不会画画不会唱歌啦?”
“就是被指导坏了。”
大人总爱对孩子的作品指手画脚,“你这样画不对,要这样才对;这样表达不对,要这样表达才对”。
“当孩子开始觉得你的要求他办不到,他就只好退缩回来,承认自己不会画。”
“所以指导不是去纠错,而是去表扬对。”
也许我们对孩子限制太多,宽容和理解太少。
谈到教育理念
凯叔:让孩子没有感觉到被教育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
“亲子阅读”早已成为当下的流行风向标之一,几乎家家都有一个大书柜,装满一柜子的书。你的陪伴和阅读让孩子感到快乐还是只是被强迫坐着原地?
如果家长没有放平心态,抱着自然而然的态度去陪伴,在每一次阅读中都强加对孩子的教诲或者要求孩子回答问题做复述,的确达到了你想要的阅读任务和目的,却也磨掉了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亲子阅读”的关键是亲子陪伴和阅读的自然发生,父母不是焦虑如何让孩子在故事中认得多少字,学到什么美德,而是思考如何为孩子生动演绎故事,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发展他们对阅读的热爱,让他们自主拿起书去探索未知世界,及早学会自我学习的能力。
李一诺:去关注那些不可见的、冰山下面的东西
因为孩子上学没找到满意的学校,干脆自己创办了一所学校,就是“一土教育”的李一诺。谈到李一诺,她身上的标签太多,每一个都闪闪发光,这里主要讲她创办“一土”的初衷,用她的话说,希望用自己的一点力量去影响教育氛围。
李一诺特别强调:“从孩子小的时候,从他们的基础教育开始,就应该要引导他们对自我认识的探究,引导他们认识“我是谁”“我和世界的关系”“我和他人的关系”,这是贯穿人一生的基础,然后才是去学知识和技能。”
而对于家长的定位她也给出了明确的看法,“家长应该扭转对自己身份的固化认知,从一个焦虑的服务购买者,或者焦虑的委托者,变成一个终身学习的同行者。”
教育原本不是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学校的事,而是多方一起共同参与,给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环境。从小了说,当你从为孩子花钱报班的身份转变为与孩子共同学习成长的角色,因为你的成长,实际上也给孩子提供了一个更好的环境。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