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童年的记忆
我出生于距商丘古城北门100米左右路西的粮食局家属院内,商丘古城具有4000多年的历史,外圆内方、三位一体的名代古城垣是全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四大古城之一,睢阳古称亳、商丘、宋国、梁园、宋州、南京、应天府、归德府等,商朝、春秋宋国、西汉梁国和南宋均曾在此建都,“商人”、“商品”、“商业”皆发源于此。商丘古城即明清时期归德府城,为中国十大古城之一,现存地上古城始建于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是中国保存最为完好的古城,商丘古城由砖城、城湖、城廓三部分构成,城墙、城廓、城湖三位一体、外圆内方,成一巨大的古钱币造型,建筑十分独特,有商丘作为华夏之邦商业、商品、商文化发源地之隐喻。商丘古城下,同时叠压着春秋时期的宋国都城、秦汉和隋唐时期的睢阳城、宋代应天府南京城等6座都城、古城。商丘古城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一座集八卦城、水中城、城上城的大型古城遗址。
经商始祖王亥为阏伯的第六世孙。他训服了牛,并发明了牛车,使畜牧业和生产力得到发展。商部落很快富裕起来。物口有了剩余。王亥便带领商部落的人去其他部族以物易物交换物品,于是,商部落的人便被其他部族的人称为“商人”,所以换的物品亦被称为“商品”。
在我的记忆里粮食局家属院和粮食局,是个很有特点的古建筑,是“七大户、八大家”的一家,那里既不象侯方域故居,(侯方域故居位于商丘古城北门内附近,为明末才子侯方域壮年著书处,是一明三暗五、前出后包、上下两层的硬山式建筑。)也不象穆氏四合院(位于商丘古城内中山东二街路南(今睢阳区招待所院内)的穆氏四合院建筑群是商丘保存比较完整、最具有代表性的四合院建筑群之一,穆氏家族是清代归德府城内的富商。当时我们住的是二个相通的标准四合院,有堂屋南屋、西屋、东屋,堂屋四间我家在从西数第二间,房屋很高有粗粗的大梁,门前有棵树,我和妹妹都出生在此,院里的长辈大都是我母亲的同事,印象最深的是宋姨、赵叔和王姨,以及他们家的孩子;他们经常帮助我们。因为我爸在外地的地质队工作,常年不在家,我妈工作特别忙,常常把我和我妹锁在家里,把钥匙交给宋姨,我和我妹在屋里喜欢趴在窗户上看风景,希望能看到母亲上下班的身影,有时我和妹学唱李铁梅的的《我家表叔数不清》。我很喜欢我家门前的那棵小枣树,她的形状很可爱,不高的主干上有两支结实的分枝,我们可坐那个在结点上悠哉悠哉地玩;我妹最喜欢爬树了,有一次从树上下来的碰到鼻子了,流了许多鼻血,可想而知,以后的日子我们只有望树兴叹啦……。
我们院里有很多小朋友玩,大家都很照顾我,特别是小薇(赵叔和王姨的小女儿),我俩玩得特别好,赵叔送小薇上学的时候,我俩坐在自行车的后背上的感觉特别好。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大约五六岁光景,家家好像都没有电视,收音机、录音机等等,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去戏院看戏,到电影院看电影。
在我的记忆里我第一次看电影,是母亲和同事发的电影票,大人不舍得看,就让院里的小孩子们一起去,妈妈还给我穿了绿色条绒的新衣服,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小心。电影的名字是朝鲜片《卖花姑娘》,整个看电影的过程,一个感觉“苦”,一直就哭得稀里哗啦的。电影演完了,还愣愣的看荧幕,一路来的哥哥姐姐就催着走,慌慌张张地把新衣服划破了。回到家里母亲一看,新衣服划破了,好生心疼,一直在生气,还不停地埋怨我,第一次看电影的好心情就这样被破坏掉啦。还有一个娱乐活动就是看画书,看到别的小孩有画书就特别羡慕,不停的央求妈妈,而且那段时间表现特别好。妈妈终于同意让我带着妹妹,去新华书店买画书,到了书店发现有很多书,我只能买一本,千挑万捡买了本《东郭先生和狼》;我很喜欢这本书,欢天喜地的回到家,不知为什么,母亲不理解且不高兴,一直很郁闷为什么买了这本画书,我也不清楚为什么不买本色彩绚烂喜庆的彩色画书,却买了黑白勾勒的寓言故事。
因为妈妈是孤儿,妈妈从怀我的时候,我就没有享受过姥姥姥爷的照顾,父亲在外地工作,所以我生下来的时候又小又弱,母亲生下我不久就开始上班了,听母亲说她每天早上5多就开始去上班进行政治学习,只得在早上5点以前把我送到北门口附近的一个居民家里,帮助照料,本身先天营养不良,加上后天弥补不足,结果我两岁还不会走路,六七岁还经常摔倒,摔倒后,就很愧疚,委屈的看着大人说,我不是故意的,平时也不大说话。从记事起,就记得妈妈带着四处看病,记得有个姓胡的老中医,经常对我说不能吃冰棍,不能吃西瓜,每当别人吃冰棍和西瓜时,我就心里馋馋的,假装看不见。自己身体先天不足,又不喜欢说话,每做一件小事,都没有信心,逐渐地自卑起来。父亲一年只回来两三次,每次父亲回来的时候,我都很抵触,以为他抢走了我的母亲,我就坐的远远的生闷气。父亲虽然是地质大学毕业的高材生,却很喜欢武术,也喜欢教我姐妹俩,我妹学得特别快,一招一式特别像;而我看了几遍,比划几下,总找不到感觉,我只偷偷的练。
我也常常问母亲我家祖籍在哪里,母亲说太外祖父是个武举人叫王金聚,她小时候住在古城东门外的举人府,那是一个很大的四合院,主人和佣人出入不是一个门,佣人只能在侧门进出。我祖父是冯玉祥的部下叫裘尊三,是骑兵连连长,当时带着连队在商丘火烧日本飞机场,只是在一次战斗中阵亡了。他与清代著名画家裘尊生好象是同辈兄弟,只是他去世的时候我父亲很小,好象还没满周岁,也说不清爷爷家的祖籍。
裘艳敏2017年2月20日写于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