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城市战略思维历经绝对均衡到相对均衡的转变
建国初期,受社会主义生产力布局观点“在全国平均配置生产”观点和国际政治氛围影响,我国生产力布局方式是强调“大分散”的平均主义,即每个地区都必须建立自身独立的工业体系。
但受这种对“绝对平均”道路的探索违背了经济的发展规律,致使我们错失了生产力跨越发展的良机。随后,我国城市战略目标由“绝对平均”转向“经济、社会效益均衡”(随后还加入了生态)转变,即更注重结合经济发展规律,将经济空间布局的平均化转变为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体系建设。
在城市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大城市的规模扩大有助于经济效益的集聚和规模效应的发挥,但是在超过一定的规模之后伴随而来的是“大城市病”,即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急速恶化。如住房、交通拥挤,能源、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生活质量下降和人口生育率的降低等。
因此,我国从1980年开始制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这方针的主要思想仍然延续至今,成为现在国家城市战略思想的主要思路。现今的国家城市战略针对大城市是“控制大城市规模、强化城市联系”,比如大湾区、城市群建设;针对中等城市是“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推进城乡统筹发展”;针对小城市是“实施乡村振兴”。
国家城市战略思维历经“小-中-大”到“大-中-小”再回到“小-中-大”的转变,是在长期摸索中发现的道路。建国初期的“小-中-大”发展思路注重生产力的经济社会空间平均分布,虽然实现镇办、村办企业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大部分居民的就地城镇化(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但是全民的劳动生产率缺很低,因此又转变思路进行围绕大城市的城市体系建设,极大的解放发展的生产力。现在国家战略思维虽然又回到“小-中-大”,目标也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但是政策的背景已然改变,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国家的历史和政治环境要求国家均衡发展,另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国家投资在大城市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越来越低。
区域跨越式发展需要遵循客观规律
产业遵循“突出优势,错位竞争”的规律。中小城市的发展仍然还需要从特色小镇的思路入手,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优势,不断围绕优势打造、延长产业链,强化主导产业实力,实现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的强化,而不是在同质化的市场中竞争。同时,通过行业错位、产品错位和功能错位三种情况,形成区域错位竞争、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格局。
空间遵循“极化-点轴-网络化”的规律。第一阶段为极化开发,对于经济技术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的不发达地区,采取增长极点的开发方式。第二阶段为点轴开发,当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以后,通过选择1-2条重点开发轴线与原有重点进行点轴开发。第三阶段为网络开发,即选择新的重点开发轴线,并与原有轴线联结成有机的网络经济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