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ro by Y:去年(2016)八月瑞小姐拉我去参加了一场新书发布会,作者是吉井忍女士,日本人,北京媳妇。她用中文写作已经多年,这次出版的作品叫做『东京本屋』,介绍东京独立书店的运营状况。发布会场地选在单向空间,是个咖啡书店。
虽然喜欢书,但说实在的,我对书店是独立运营还是财团运营并没太多偏好,毕竟大书商也并非天生就是大书商,系统化的大型商业活动与个体特色、情绪的灵动确实很难兼顾,但若尝试去做也未必没有惊喜。“个人经营的小书店在消逝着”这一事实固然令人扼腕叹息,然而独立和连锁、实体与网络、纸质和电子书籍的关系,却难说是黑白分明的对立存在。艰难或许来自于如何在变化的环境中生存,而非变化本身。
吉井女士的书很好看,调查详实、语言恳切,作者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在六年间多次走访了每一间调查中的书店,最终为读者呈现了跨越时间、地域和立场等多维度的观察结果。瑞和我计划许久的东京行终于在今年六月成行,虽未硬性规划什么,但于书中读到的故事多少悄然引领了我们的旅程。
Intro by R:那场发布会上万圣书园创始人刘苏里作为嘉宾,开场的一句话令人印象深刻:“参加这个发布会的除了同行可能就是一些闲人。”好像现在人们一提到书和书店,话题就呈现一种灰暗色调。
书之书有很多,我买过的《中国独立书店漫游》、《伦敦的书店》和几本英文书,无外乎像是Ranking List一样的编排。《东京本屋》读起来是有趣的,吉井忍女士的中文写作带着一种稚拙的温柔,没有生涩的翻译腔和隔离感。除了提供书店的基本信息,也收录了作者对书店运营者的采访对话。他们谈独立书店的经营理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护,为了卖出一本书所做出的努力。
卖啤酒的书店、画廊里的书店、流动书店、一周只卖一本的书店,为了维持这个产业而挖空心思想出的点子,目的肯定不是让书沦为陪衬品和赔钱货,只是若失去了商业活力的支撑,独立小书店所有的情怀、个性和趣味最后都是要凋敝的。
地点:上野公园
天气:上午有云
Y:上午到上野公园闲逛,国立博物馆前的广场上支起很多摊位,是东京艺术大学的学生在做毕业展。有在现场作画的学生,用颜彩在一张小小的卡片上细细勾勒,即使有人驻足观看也自在专注得很。玩偶手作的摊位也是,那些作品显然是有计划出售的,但照看摊位的孩子们更像在郊游,没有吆喝的意思。广场最中央的篷子下接了音响设备,两个女孩在演奏小提琴,一首接着一首,偶尔羞涩地笑着道谢。来游玩的当地人很自然地在这处小小的临时舞台前落座,安静地聆听。路过了一处棒球场,看起来十岁上下的一群小朋友们在进行练习赛,朝气蓬勃。
R:周末的上野公园格外活跃,然而却鲜能听到喧嚣,耳边只有音乐声,随着场景更换。钢琴的排练声在不忍池旁的露天音乐厅上空飘扬;小路边插着印有“公演中”字样的旗子旁,是一位老人在吹奏萨克斯风;小空地上一群年长者伴随日本传统音乐起舞;还有打棒球的孩子、汇报表演的学生、观看演出的观众,每个人都有着安静又专注的模样,我们则像极了披上隐形斗篷潜入某个时空的窥视者。
To R:午饭去吃老字号「伊豆荣」的鳗鱼饭,窗外就是夏天的不忍池,接天莲叶无穷碧。就说带你吃的日本饭到底好不好吃!
To Y:坦白说这次也慕名去了几家认真的馆子,作为一个对食物向来没有态度的人,却几乎每顿饭都被咸到怀疑味觉。还好有让人眼花缭乱的零食慰藉空虚的胃,最推荐咖喱口味的「柿种花生」里面的柿种——来自一个对零食从不随意的人的推荐。p.s. 最好能拉上一位爱吃花生的朋友一起分享。
书店:模索舍
地区:新宿二丁目
天气:下午后雨
介绍:“正在营业中,大家不要害怕,请随便进来看一看。”
Y:到模索舍时下起了雨,这儿离新宿地铁站不远,小小一个店面摆得满满当当,拿着伞转身都难。Mosakusha,东京本屋里作者形容这间书店为「荒地般的自由、寂寞和宽容」。书店诞生于1960年代末的日本学生运动时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光阴,已由曾经重要的大众信息交换场所逐渐转变为亚文化和小众传播的集散地。和其他独立书店通常鲜明的个人风格相比,模索舍的特点是没有限制,无论是谁拿了什么样的东西跑来,都可以放在店里出售。可想而知,不会卖得多好。所谓边缘的声音会来这里表达,有激情和呼吁也有愤怒和不满,因为这里也许会有倾听的人,也许没有。
也不知道在上野公园演奏小提琴和打棒球的孩子们会不会跑来看杂志。无论如何,我觉得作者的形容还蛮贴切的。想要表达很容易,允许表达却没那么容易。
R:模索舍的门脸很小,窗户上挂着的芦苇帘被歪斜地卷起一半,从外面看就像储藏旧物的仓库。阴天、小雨、模索舍,一种莫名诡异的氛围,kawaii少女或许是不敢一个人进去的。高低起伏的书堆后面,坐着一位灰发蓬乱面容消瘦的店员,酷似日本漫画中某个怪博士的造型。有人进来也不抬头,动也不动,经过再三打量才确认并非是看守书店的“稻草人”。
因为模索舍的历史背景,这里大部分出版物带有政治色彩。地下和非主流,具有草根生活味儿的刊物也占据了几个书架。现在的模索舍作为“信息中心”(或者说是刊物委托销售店),只要大家有表达的需求,什么东西都能拿来卖。无需审查、不经筛选、不考虑印数、以及作者是谁、观点是什么、封面好不好看,这些都没关系。于是那些自己制作,再复印并用订书机装订的简易册子塞满了书架。
2015年,模索舍社员在博客中表达“书店的经营状况未来几个月都不确定”,在吉井忍的采访中也说“没有起色,很难”。 2017年6月,我们依然可以推门而入,谢谢社员的这份坚持。对抗主流媒体,保持言论多样性,想必是值得仅剩的两名社员撑下去的理由吧。
To R:请务必介绍一下你强行收到的礼物。
To Y:哦,明明是替你解决了“要送什么才好”的困扰。且不说越费力比手画脚寻来了或许是店里唯一的中文书(繁体),光是开口和“怪博士”店员问话也需要一番勇气。收到这样的礼物的确要认真介绍才行!
那是一本名为《南风》的纪实摄影集,翻开阅读,扑面而来的是一片苍凉和绝望,钟圣雄与许震唐作为摄影爱好者,在过去20年间,用自己的镜头记录家乡台湾彰化县台西村因工业污染而日渐枯萎的景象。修建在村南部的化工厂带来了经济增长,带走了肥水沃土和生命。曾经耕种、捕鱼平淡而甜美的生活,如今当南风吹来时居民不得不屏住呼吸,艰难的活着。
“南风”,在陈旧的摄影和诗歌里具有异国情调想象的象征;《南风》,却因封面的黑白照片和艳红色腰封多了些肃穆。现在偶尔在书架上瞥见,仿佛还能闻到模索舍里寂寞又荒芜的气息。
书店:茑屋书店
地区:代官山
天气:晴朗
介绍:自带治愈功能的美好书店
R:环路公车从热闹的涩谷十字路口出发,一路蜿蜿蜒蜒,车窗外的景象愈发舒服起来,几棵小树的枝叶后面,“茑屋书店”熟悉的汉字赫然出现。
代官山店是茑屋书店1400多个连锁店之一,2011年建立,目标锁定50-60岁人群。建筑空间设计出自英国工作室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被评为全球20家最美书店之一。我原以为这个标志性的商店会设立在街边显眼的地方,大放异彩,然而出乎意料,它散发着静默气息,悄然伫立在绿树丛中。
走进商店,就会有种亲和舒适的感觉,大面积的落地玻璃让室内室外的界线变得模糊,照片很难表现,但是置身其中,通过五官可以感受到遍及各个角落的设计者的敏感。从图书、音像区域、再到咖啡厅,散置在各处的构思之细腻,当翻开商品架上Moleskine从当月开始的Diary时,我不觉露出了微笑。
走出书店,胶片相机、电动自行车、玩具等专卖店,与Ivy Place餐厅、Dog Garden一同营造出复合式文化生活体验空间。在实体书店生存空间日益缩小的今天,茑屋书店(最早)以书为主题构建体验场景,逆袭发展。
为了对上个世纪80年代最初受到茑屋书店影响的人负责,为了满足这批活跃于日本经济腾飞时代,今虽迟暮但依旧保持生活质量和审美情趣的一群。茑屋书店选址在人均收入不菲的代官山地区;用汉字作为店头想要勾起“熟年人”对往日美好时光的记忆;为适应老年人的作息而将营业时间提早至早上7点;提供帮助老年人查询资料的服务,如此配置自然如愿地吸引了大批中老年人。在代官山茑屋书店里能随处可见各个年龄层的消费者,抛开年龄界限,谁又能拒绝一个设计精致、拥有充足阳光,可以阅读和聊天的场所呢。
渐渐开始诠释“熟年”概念的咱们,来东京怎么能不在这里好好呆上半天。不要热闹,也不要眼花缭乱,午饭后,走走停停,进出沿路的设计小店,是多好的体验啊。
Y:涩谷街头早上十点的阳光热力很足,所以我们在人群中看了看那些排队和忠犬八公雕像合影的游人们,便迫不及待跳上巴士往代官山去了。
真有意思,没想到茑屋书店的目标客户群体竟是50-60岁的人群。从商业层面来想,这一设定大概也聪明地切合着这个国家长期的人口结构变化,毕竟日本人口老龄化趋势严重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了。
有点羡慕那样的生活状态,就是人上了点年纪,想要出门晒晒太阳,便随意在家附近的小巷里溜达,巷子里有些活力满满的铺子,铺子门口摆着新鲜的商品和花朵,不必坐车去很远的商场或公园就能看到这些。然后在熟悉的路线终端就是那间闲适的书店。不知道在今天的城市里,该由谁来负责达成这样的场景,是设计师吗?
在茑屋书店买了一本介绍日本文样的日英双语书,一个笔记本,几支笔包括可以替换墨心的钢笔。
To Y:在茑屋书店里呆着的时候,心里总冒出“小确幸”这个词。觉得日本人太有趣,他们把事情做到极致,也会说一句“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全部烟消云散。他们擅长把握和享受生命中细碎的安稳,又认为生活是一个个微小的颓丧构成的,他们好像知道自己很丧,却也活得挺来劲儿。
To R:我一直觉得有件事挺重要,就是面对真实的能力,或者说面对生活里颓丧部分的能力。日本的文化好像把这部分变成了美,去欣赏和赞美那些无可避免的消逝过程,而我们的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有点避讳这些。对个人来说,欣赏也好、避讳也好大概都不是天生的,而是无时无刻不被周遭的环境和文化所影响,可以是流动的状态。
书店:本屋 B&B
地区:下北泽
天气:晴朗
介绍:有好书,有冰啤,有活动。
Y:桌上写着「Good Manners:Drink and enjoy the book selection. No Smoking, No Studying, No Working.」妹妹随手挑了一本漫画看得津津有味,显然不通日文在二维世界里并不是什么大的障碍。我掏出在茑屋新买的钢笔开始写明信片,但是那张写给父母的明信片后来神秘失踪了。 瑞点了一杯蜂蜜啤酒,这家店名叫Book&Beer,啤酒自然要尝一尝,挺甜的。
日本的这些独立书店们为了好好存活下去也是各显神通,在《东京本屋》里读到这间店时想像的是在火车站人来人往的路口一处热热闹闹的所在,那样才符合啤酒加活动的氛围。 没想到实际店面所在的街区还蛮安静的,空间也小小的,没有在办活动、几乎只有我们一批客人。书店的创办者们其实是在出版界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这让我觉得那样生机勃勃、让人憧憬不已日本书店生态是不是也有所谓「幸存者偏差」存在呢,这些比较成功的案例背后其实是很多黯淡收场、十数年来的打磨、那些在巨大而安静的现实中摸索的过程。 创办者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要看清,是否被社会需要」。这一点对事情能否做成当然至关重要,然而「看清」却难得不得了,因为要「真正理解别人的需要」可能需要真正尊重和了解那个别人。
待阳光不那么刺眼的时候,从书店所在的二楼钻出来,在下北泽细密的小巷里闲逛。 阡陌交通的铁路网旁是巨大的水产店招牌,一间中华料理旁边不远有个卖豆乳冰淇淋的小铺。 我们指着店招牌同窗口里的老奶奶费力地说,要一个这个,还有一个这个,唯一会的日语是“一”。 坐在小凳子上边吃边聊的时候,一位年轻的妈妈载着两三岁的女儿也来买冰淇淋,那个娃娃坐在车子前面的儿童座椅上、天真烂漫,老奶奶的语气温柔得很,大家都和善地笑着。
R:一天时间内,从代官山那种精致的成熟气息,转为充斥着高浓度亚文化气体的下北泽,这种目眩神迷的路线规划让我们沾沾自喜。有点像所处的人生阶段,已然“成熟”,但年轻时的记忆依然触手可得。
下北泽是日本Hipster的聚集地,充斥着古着店、小酒吧、剧场,布满新旧夹杂的海报及涂鸦的铁皮墙,蹲在路边的街头艺人。像极了伦敦的Shoreditch,Old Street上那些没有号码的小酒吧,著名的Brick Lane Market,还有Livehouse,Gallery……只是在伦敦吃Fish&Chips,在这里人们吃咖喱。
像章鱼触角一样的小街巷里隐藏着那家名叫B&B的书店。图书和啤酒,创办人之一内沼晋太郎觉得“大家喝醉了之后可能更容易买书”。2012年建立至今,除了售卖图书和啤酒,每天举办收费的谈话活动是主要的收入来源,凭借其它生意获得的收益是用来维护卖书人的固执的,要不然为了提高销量就不得不陈列那些自己不喜欢的书。
的确是那样的,和人一起喝酒感情会变得更好,书也一样,通过喝酒也可能跟书的感情变得更好。B&B,蜂蜜口味的啤酒也有泡沫,看不懂的日文书也会产生阅读的灵光。
To R:原来你是为了大家感情更好才每天一早就吵着要喝啤酒的。
To Y: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绿蚁新醅酒,能饮一杯无?( 正 经 脸 )
To R:那天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那个在地铁站台上吹冷气的中年男人。 大概是晚上八、九点,结束一天观光的我们颇疲惫地准备搭车回宿地,那个男人就站在月台中间,个子不高,看上去四十岁左右,穿着简洁的衬衫西裤。 他一动不动站着正对一处冷风吹得极猛的空调,木然的表情因为冷风的关系微微颤动,那份没有活力的样子让人很难忽视。
To Y:我记得站台上很拥挤,来往的人紧贴着他交错而过,他就那么呆呆的站着。除了我们几个,其他人似乎并没有察觉,或许是佯装,或许是司空见惯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