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的小姨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照片里我的表弟带着自制的钢铁侠面具,摆好了姿势,附文钢铁侠。
我爸爸看到之后,悄悄地和我说,她真的是无聊当有趣。
当时我看着照片会觉得无感,毕竟在网上已经看到过很多沙雕网友,他们的各种新奇百怪的事,更让人觉得耐人寻味,但其实我觉得很多都是编的,毕竟不是亲眼所见,键盘敲一下,谁都可以成为男主角。可这并不妨碍他们带来的快乐,这其中也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再回归到这件事情上,我的父亲没办法获得这张图片的笑点,所以他会觉得无聊。不单单是他个人,也许很多人也不会觉得好笑。正是因为大家的笑点不同,这世上就多了冷笑话。
那么冷笑话到底是个好事还是坏事?
比如,一对情侣,彼此都无法理解对方的笑点,当一方觉得好笑的事情,却得不到另一方的认同。对人们企图分享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给别人时,是渴望得到别人一致的认同,渴望他们也能从中获得快乐的。假若没有,似乎这场分享就没有了什么意义,快乐的传递也变成了单向的死胡同。在这一点上,我觉得即使并未感到快乐,也体面说一句谢谢,泼人家冷水并不是一件好事。久而久之,人家就不再与你分享了,届时事情就有变得糟糕。
情侣之间何谓合适,我想别的不谈,单是在笑点上保持一致,应该就能满足条件了。并不是说完全一致,基本符合即可。不然对双方都是一种折磨,终日需要伪装成开心的样子去讨好和认同另一半,那最后累的不仅是自己,还有他们。
在五月天的歌里,一句“你不是真正的快乐,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护色。”让我想起了小丑。在游乐园里,无时无刻不在传播着快乐,为小孩子带来恶作剧的快感,送上的气球也代表着希望,总之,有小丑的地方,就是快乐的地方。只是随着电影和文化的改变,小丑的角色形象变得越来越阴暗恐怖,仿佛在那张夸张的嘴就是一张吃人的嘴。于是迪斯尼的米老鼠和唐老鸭就成为了新一代孩子的天使,取代了小丑,成为了快乐使者。
但无论是唐老鸭米老鼠抑或是小丑,背后的扮演者一直都是业界的秘密,没人知道他们是谁,也没人关心他们是谁。网上流传过一张图片,一个炎热的夏天,玩偶脱下头套躲在角落避暑,他不断在擦拭汗水,可怎么没也止不住。从图片可看出,那是生活的压力,同时也反映了一个问题,快乐使者本身不一定快乐。大人们可以理解并制造小孩子的快乐,可没有人能够理解并制造大人们的快乐,对很多人来说,全因生活本是一场默剧,根本笑不出声。
是人的获得快乐变难了吗,还是人对快乐的要求变高了?很多人都想回到过去,因为那时候都还小,不需要担心这么多东西,只需要每天都快乐。而快乐又很简单,在沙地上翻滚,在田野里奔跑。但人越长大,身上的东西越多。名和利,钱与权,每一样都是极具魅力但又不容易获得。于是人们为了追逐他们,占用了本该追逐快乐的时间,本以为追逐到了就是快乐,可欲望无穷无尽,不知足,又何时是个头。
这上面只是我的一点拙见,我时常检讨自己,以为自己对生活很了解,这道理一套一套的,说起来比谁都好听。可一到现实,活得比谁都惨,还没有承受过生活的压力,说起这些事情来当然都华丽,都冠冕堂皇。有些人光是活着就花了很大的力气,自然没有理由去理解和思考这样的问题。饱暖思淫欲,从来都是先满足温饱,才能去考虑快乐。这意味着贫穷就不能快乐吗,我想这不是冲突的,虽然有些好为人师的嫌疑,也有点纸上谈兵,当贫穷真正降临在我身上时我也没法保证能按照自己说的去做。只是在看到一些暖心纪录片,心里不免会幻想自己是否有这样的在黑暗中寻找快乐的能力,苦中作乐不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但他的重要程度不亚于享受孤独。
电影里富人的小孩都是不快乐的,每天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相反,穷人的孩子就快乐得多,每天书包一扔就出去和朋友疯玩。因为孩子那时候的笑点都非常低且一致,玩耍变成了获得快乐的唯一途径,可长大后,穷人的孩子因为生活压力而丧失了快乐,富人的孩子并未因财富而获得了快乐。
快乐一时,被认为是放松。一直快乐,被认为玩世不恭。真的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