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年初阅读了张萌萌姐的《人生效率手册》之后,开始按萌姐时间的管理方法做每日的时间管理:今日计划(三大要事、各维度要事)、时间流水记录、每日复盘,期间虽偶有间断,但一年多来的坚持,现在已经能很好的养成这个每日必做的一个个人管理习惯。期间不断的试错不断的调整不断的优化,每一次都能有一些好的认识。
以前总会错误的认为时间管理就是时间计划与安排,但是不断的实践过程中才发现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容易,时间管理方面的书有很多,当然如很多书中所讲,时间管理包含很多的维度,而最近我思考的是其中的一方面:精力管理。
精力管理的确很重要,每个人每天每周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周的每天精力都是不相同的,而每天中的各个时段精力又不相同,而精力这一块直接影响我们的效能,最终我们做时间管理的最重要的目标之一就是效能,没有效能,谈何精力管理。
近期我在管理联硕的高强度备考中对个人的精力管理又有了一些新认识,今年是特殊年,工作事务相对特别少和轻松,所以也不想把美好的时光白白浪费掉,决定备考,在各方面做一次自我的提升。
所以我把我全天的时间段分为了几个板块:晨起时光(早饭之前6:00~8:00),上午整段时间(9:00~12:00),下午整段时间(2:30~16:00),晚间时光(19:00~23:00),主要就这四段时间,中午的午饭和午休时间也必不可少,属于精力补充部分,暂且不谈。
我发现自己的一般规律是:除了下午时间,其他三个时段相对精力较好,但目前没有最好,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在每日复盘中发现很多很多的问题。
每日按时间段做复盘时我会发现一些问题:
晨起时光中的问题
1、能否在6点准时起床会直接影响这个时段的整体安排,时间短了,安排自然会被打乱,我每日早起后的冥想+老蒋每日一句+昨日复盘+近日计划,仅此4项固定安排,就占据了全部的时间。
2、不能迅速投入状态,主要会出现大脑不能及时清醒,手机干扰,时间刻度不敏感等情况,所以晨起时光总是挤占8点后的时间安排。
上午时段中的问题:
1、按正常计算,专注的时间至少应该达到2小时30分(中间两次10分钟休息),但根据自己学习记录,每次专注高效的时间最多有2小时,也就是足足有1个小时流失了。
2、精力状态,很让人懊恼的是常常会出现11点左右的反困问题,当然原因很多种。
3、手机干扰(主动干扰和被动干扰都存在)。
下午时段中 的问题:
1、下午何时开始显得特别重要,如果出现午休过长或者午休推迟在2点以后,那么正式开始至少在3点了,那么整个下午的时间注定是不高效的,精力也会出现问题。
2、下午时间段的划分和精力的合理调配,也就直接决定了晚上能否再次投入专注的学习中去,往往下午结束后晚上基本上就想放松了,这也是精力调配问题,所以咖啡,适时的短时休息,短暂运动都是必要的。
晚上时段中的问题:
1、晚上时间比较特殊,但主要的问题是能不能准时休息(11:00),这个直接影响第二天的早起和上午的精力情况,这个我是有多次的血的教训。
2、晚上绝不是可以欣赏电影或者刷一部剧放松一下的时光,严格来说这属于娱乐而不是放松,所幸最近已经可以调整的很好,晚上坚决不做这件事。
3、11点睡觉前1小时的安排特别重要,这直接决定了自己后面的睡眠质量,如果还不能放下手机,那注定不能有深度的良好的睡眠,最近我很少阅读备考之外的书,但昨晚10点后看了一个小时的《为什么精英都是时间控》,也正如书中所说,这样的安排是最放松的对大脑休息对深度睡眠最好的安排。
时间管理的一周、一天中,如果我们真正去实践了,必然会发现各种的问题,除非我们刻意逃避,日复一日觉得都一样。但是只要我们真正投入其中,就会出现一些预期与实际之间的偏差,我现在倒觉得偏差是一种好事,因为有偏差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才能不断的去调整去优化,这本身也是一种自我的成长。
在人短暂的一生中,我们最不愿面对的不愿说起的是我们一天天的在老去,但我们最开心的是我们一天天的在成长。
时间管理是个人自我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而精力管理又是时间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不断的学习、实践、复盘调整和优化,让我们掌控自己的人生,我是大海,一个立志“高度自律、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80后,与你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