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写李笑来:
一年52个概念,用自己的话“缝合”一遍,写一个自己的《通往财富自由之路》实践版。
此活动由虚舟发起,我参与的全部文章将发布在我的公众号“用字如心”(ID:yongziruxin)和简书账号“用字如心”上。
第二十一课讲了什么?
第一,观察者的角度和行动者的角度是刚好相反的。专家从来都在不断的学会避险,观察者却以为他们在冒险。
第二,成为专家,务必在安全上面花费足够多的注意力。不管是人身安全还是资本安全,都必须特别小心。
第三,把资本拿去冒险,可能血本无归的恐惧,并未来得及写入人类大脑的基因。(人类与市场打交道还不过百年,人类与大自然打交道却按万年计。)
因此,本文给出的三条建议:
注意安全、成为专家。尽可能多的看傻瓜们冒险,长自己的智慧。
第二十一课的思考与行动是什么?
一、概念辨析
我觉得这里面有一个概念辨析的非常的好。如果没有人提醒,普通人多数都会觉得“艺高人胆大”,或者专家在冒险。可是实际上呢,越是专家越懂得怎样避险。就像文中举的外科医生做手术的例子。旁人看来很危险;其实外科医生是知道哪里危险,要避开这些危险才能够安全的做完一台手术的。
引申到投资领域,或者其他任何的领域,我们就需要仔细想一下,是否错把避险当成了冒险?就比如说,如果我们想要投资赚到大钱。如果我们错误的理解了避险,就会以为我必须要足够大胆,甚至冒险才可以赚大钱——不进狼窝套不着狼崽嘛。可是实际上呢?我们应该要足够懂得避开哪里危险,才有可能赚到大钱。
二、习得新的好技能
当然文中还举了一个很好的办法来习得这些避险的经验。就是当你个人没有办法去踩一遍所有的坑,你可以看一看别人是怎样踩坑的。然后提醒自己,不要犯同样的错误。
我就记得,笑来老师好像提过一个方法,是你时不时的去网上搜索一下那些投资失败的案例,或者新闻报道——你就会对投资安全有更加深刻、迫切的需求。
如果我们对——每隔几年周期性发生的——股灾有足够深刻的感受和认识。也许就不会在牛市来临的时候,盲目地投入金钱,不知刹车,导致损失惨重。
三、不要押上全部
在避险这个概念上,我很感谢有“不要押上全部”这个概念做基础。全部可不是100%的收入,也不是100%的存款。根据专业人士的测算,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来讲,20%的金钱(存款)已经是个人的全部资本了。如果你拿出超过这个比例的钱,在投资市场上理财甚至赌博,那你很可能输掉的不止全部身家,还有东山再起的能力。
我很感谢这个概念,因为牢牢记住了这一点,让我始终清醒,没有在今年下半年的投资中盲目追涨杀跌。
读完过财富专栏的笑友都知道,笑来老师推荐了GATAFA——6支股票的组合,其中一支港股、五支美股。在2017年,全年的平均收益率几乎达到了60%以上。即使下半年才作为小白入场投资,也会获得远超普通理财的收益。
在这期间,因为股票的波动一直没有跌破自己的买入价,加上拿了“全部”以下的资金,判了“无期徒刑”。心态正如笑来老师所说,非常平稳。
上周末前几天,腾讯股票极速下跌。于是更加庆幸自己没有头脑发热,更加明白了原则的可贵。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拥有充足的资本,那么牢牢记住避险的概念,也许某一天就能够救我们一命。毕竟在投资市场上赌博,最后亏得家破人亡的案例也实在是太多,太可怕了。
然而,更多的情况下,是我们能谨慎坚守,把避险作为刚需对待,才会最终拥有巨大的投资资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