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是埋进蚌肉里的沙

文 | 蔡尖尖

我经常会向身边的朋友,或者比我年轻的小朋友推荐一些我认为很不错的书。

然而过段时间,我发现,真正听了我的说法,买回来并研读的人,十中无八九。原来的问题,依旧无解,所以就此谈谈关于阅读和自卑两个问题,打下你的基础认知:

【阅读仅仅为了自己】

每一本书是每个作者个人的思想体现,有正确有错误,要辩解是对是错,首先从你的感觉入手。

所以我的感觉带我到了学习心理学,说起学习心理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深,我仅仅就是从一些心理学大师的书中吸取一些基础的概念就足够我思考所用。

有的心理学专家写得很好,娓娓而谈解读在你身上发生的“为什么?”从而再到别人行为的“为什么”。

如果能从平时零碎的感想中寻到了具体表达的言语,那么你会与这本书一见如故,如痴似醉。

你现在觉得某个观念不好,或者不理解,并不是它真的不好或者晦涩,而很可能是你的层次未到,再深一点说,就是洞察力未够。

所以为什么要学习?提升洞察力,就是能透过事情的表现看到真相,眼见未必是实,你懂得去避开外面世界对你的投射;

或者是你不用有限的理解洞察力肤浅地去解读世界,就会越靠近真相,靠近真相,你会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你随心而动,遵从最真的本我。

这个过程很长很长,比我们的生命还长,借用某人送给我的一句话——人,来于尘土,归于尘土,所以少和SB打交道,节约时间。

【与其自卑,还不如量力自知】

我自己是个非常自卑的人,并深知自己的自卑源头。

通常我能说出来的话,看似宏大而正确无误,那是一个理想的境界,我说得出来,仅仅是能代表我看得到这个境界。而我未必就是达到了这一境界。

我望见了天的高蓝,广袤包容,我依然是一庸碌俗人,所以不必认为我就有相应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我面对夸赞的时候,会心虚退缩的原因。

同样的道理,也不必迷信权威和神化了的某个人。同样的道理,就是为什么我们会说:我知道,但是我做不到。

我们只能努力去到达境界,真的到达,才能不心虚,才能不自卑,才能不彷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销售高手、精英团队培训教程 完整讲义 ...
    八戒369阅读 33,631评论 10 377
  • 我来到徐阿姨病床前,伏下身问:阿姨您找我? 徐阿姨经过这些天的放化疗,人熬得已经脱了相,原来白净光洁的脸,...
    无一扈文瑞阅读 4,626评论 0 0
  • 老妈@,母亲节快乐,你辛苦了,培养两个孩子,我会好好孝敬你们的!!
    黑之翼强阅读 1,792评论 0 0
  • 今天上课的内容是两个知识点结合来讲,一个是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 上课的时候,我感觉我上课我是听明白了,可是...
    沐星之星星阅读 1,391评论 0 0
  • 不记得多少个雨天 不记得多少次思恋 突然醒来的黑夜里 就这样若有所失的 徘徊在屋角窗前 昏冷的夜里守候着黑暗 闭上...
    依海阅读 1,450评论 0 0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